《文化策略、亚意识形态与动漫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围绕全球化下的文化策略与动漫产业政策,动漫产业、政治意图与文化软实力,动漫产业、亚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环境,动漫产业中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挑战,以及动漫产业、创意社群与城市发展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文化策略、亚意识形态和全球化下的动漫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梳理出三者之间特定的关系,以及对这种关系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国家意志问题、审美问题、文化身份问题、城市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学理化分析,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书突破了通常将动漫产业研究简单搁置于操作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思路,呈现出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
目录
导论:资本-国家、审美力量与动漫产业•••••••••••••••
第一章 全球化下的文化策略与动漫产业政策••••••••••
一 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文化策略•••••••••••••••••••••••••••••
(一)意识形态与政治理念下的文化政策
(二)基于现实国情下的我国文化政策
二 国内外动漫产业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扶持
(一)动漫产业的发展脉络
(二)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持
三 我国现行文化策略视野下的动漫产业发展
(一)作为经济的和政治的动漫产业
(二)作为文化的和政治社会的动漫产业
(三)作为国内/区域和国际竞争下的动漫产业
第二章 动漫产业、政治意图与文化软实力••••••••••••••
一 政治意图、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
(一)作为实现民族国家政治意图的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软实力的扩张和渗透与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 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动漫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
(二)动漫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品牌的竞争力
(三)动漫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三 动漫产业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一)动漫产业对社会机制形象的建构
(二)动漫产业对文化价值观的建构
(三)动漫产业对民众形象的建构
第三章 动漫产业、亚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环境•••••••••
一、社会文化环境制约下的动漫产业
(一)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动漫产业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社会文化环境与动漫产业的互动性
二、作为消费文化的动漫产业
(一)消费文化意义中的动漫产业
(二)消费文化意义中的动漫产业传播
三、不同文化视角下动漫产业的亚意识形态
(一)国家主流文化主导下的动漫亚意识形态
(二)商业文化主导下的动漫亚意识形态
(三)精英文化主导下的动漫亚意识形态
四、动漫与青少年审美意识的转型•
(一)动漫亚意识形态符号的三种显现形式
(二)动漫中的亚意识形态对青少年审美意识的改造
第四章 动漫产业中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挑战••••••••••••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身份危机•
(一)文化身份危机的提出
(二)当前我国文化身份的建构
二、动漫产业中文化身份的显现方式•
(一)动漫中的艺术表现与文化身份的显现
(二)动漫中的文化传承与文化身份的显现
三、被改写的文化身份:《最游记》和《中华小当家》•
(一)《最游记》:文化身份的“蔑视性”改写
(二)《中华小当家》:“尊重”背后的转换意图
四、不对等的文化身份叙述:以《功夫熊猫》为例•
(一)《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
(二)“中式”侠客后的“美式”英雄
第五章 动漫产业、创意社群与城市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与动漫产业的地位•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厘定
(二)动漫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
二、动漫产业、创意社群与创意城市•
(一)创意阶层和创意社群的崛起
(二)动漫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形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