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上海为什么要加速发展服务贸易?

日期:2011/09/14|点击:96

发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三周年前夕,国际贸易形势显得非常混沌。正逢本年度中国(上海)跨国采购大会在沪举行,会议间隙,笔者有机会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直接请教上海的贸易转型问题。他向我强调三点:上海经济界、贸易界和理论界都必须密切关注新一轮国际宏观经济走势;上海要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走向贸易强国,都必须立足于强化服务贸易;在目前的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是最有优势发展服务贸易的。

魏建国的话很朴素,同时也很深刻。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能力限于衰退的时间段里,上海作为中国贸易舰队的旗舰必须在服务贸易领域有积极的作为。而按照目前国际贸易界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谈判达成的已有见解,服务贸易是指——国与国、成员与成员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接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报酬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接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般情况下都是指广义的。

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有四种:一是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移动的服务贸易;二是消费者移动到生产者所在国进行的服务贸易;三是生产者移动到消费者所在国进行服务贸易;四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移动到第三国进行的服务贸易。也有西方经济学家直接把服务贸易定义为人或物的国际流动;但服务贸易的总特征就是服务和贸易者的不可分,因此可以把服务贸易同传统的货物贸易清楚地区别开来。货物贸易当然在我国还会广泛存在,但在人民币升值、传统产业贸易壁垒频繁、本土商务成本上扬和人力资源流动性加强的前提下,上海就必须向服务贸易积极地索取效益和利润了;而直接制造和货物贸易为上海带来的增加值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事实上,上海也在不断产生服务贸易的机会。如世博会后的上海已经如期成为国际会展之都,重大经济和商务会展的密度已经超过了新加坡和香港。当然,这也和上海能够进军中国广大内陆的经济腹地有密切关系。要进军中国内地就必须先光顾上海,也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界的共识。所以,包括苹果在内的任何一款新商品的问世,基本都是母公司所在地城市和上海同步发布的,这就是服务贸易的新机会。同时,上海还在不断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其间也会密集地产生服务贸易需求。如航运支线的交易、航运干线的设置、航运纠纷的仲裁等等,都会产生需求和收益;其利润自然比单纯的集装箱运输要丰厚得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上海加速发展服务贸易,不仅仅是贸易转型的需要,也是就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以上海中心城区现有的基础教育水准和高校大幅度提高毛入学率的格局,让“十二五”期间每年约16万左右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进入怎样的劳务市场,无疑是一个战略性课题。寻求体面的工作机会,也已经成为上海一个明确的民生诉求,而能满足这一诉求的当然是首选发展服务贸易。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