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日本首相菅直人正式宣布辞去民主党党代表职务,并表示将在新首相产生后辞去首相一职。菅直人的离任对民主党和日本政坛影响几何?围绕党首和相位的“群雄逐鹿”又将以何种方式开演?
“拖字诀”难以久持
菅直人的辞职早在2个月前就现端倪。当时他提出了辞职的 “三个条件”,即国会通过2011财政年度第二份补充预算案、“公债发行特例法案”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措施法案”。如今,三个条件均获满足,菅直人选择辞任一是兑现诺言,二也算是在灾后重建一事上对国民有了交代。
若将视距放长,其实菅内阁在3·11地震之前就已支持率低迷,内外交困。突发的大地震为菅直人赢得了喘息之机,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缺乏执政经验的民主党救灾不力最终成为了菅直人黯然离去的导火索。此外,国内政局的混乱也使日本的外交事务几近停滞,进而使菅政权难以觅得稳定的国际支持者。
民主党内部分裂、在野党频频攻讦,是菅直人卸任的又一重要诱因。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刘江永教授表示,菅直人是被民主党和在野党“逼到了墙角”。一方面,朝野政党分控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令菅直人施政严重受阻。在野党6月初提交对内阁不信任案,既是想早日把菅直人扳倒,更意在造成民主党分裂。另一方面,民主党内部无论是小泽派的“逼宫”,还是主流派出于执政运筹谋划或与在野党利益交换而对菅直人施压,都令菅直人的“拖字诀”只能“到此为止”。
小泽成为决胜关键
按照计划,29日民主党将举行党代表选举,新首相有望于30日选出。由于日本首相是由政党提名、国会众参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而民主党在众议院480个议席中占有多数议席,如不出意外,该党代表将出任新首相。
目前,前外相前原诚司、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农林水产大臣鹿野道彦、前国土交通大臣马渊澄夫以及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已先后宣布参选民主党代表。共同社民调显示,前原以28%的支持率遥遥领先。但这位“热门人选”并非已稳操胜券,因为在398名有资格投票的民主党议员中,“亲小泽派”约有140名,这意味着小泽派系的声援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选情。
虽然前原近期已通过出席小泽生日宴会等方式向其示好,但作为一名“反小泽派”干将,他能否真正博取小泽的信任还很难说。小泽在昨日更放话称,将在选举中支持同一阵营的海江田万里,这让选情再度变得扑朔迷离。
日本民众总体对党首更迭反应冷淡,认为不会给日本带来太多变化。他们中有的支持前原,是认为年轻的他可带来更多可能性。还有人则干脆表示,未来谁当首相都是一个样子,因为政党间总是互相扯后腿、闹内讧。
难脱弱势内阁命运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表示,无论谁成为党代表,都难以改变“弱势内阁”的命运。民主党面临的“扭曲国会”困局,比当年自民党的情况更严重,众院仅保有简单多数,而非压倒性多数。这种情势下,民主党与在野党必须开展合作,否则难有作为。至于合作形式,一种是建立联合政权。前原和野田均对与自民党、公明党组建大联合政权持积极态度,而自民党则对组建联合政权持否定态度,海江田也表示目前不考虑与在野党组建大联合政权。另一种是以灾后重建为主线的合作,在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制定上争取到在野党的支持。
无论谁上台,也都将面临党内纷争、内政外交等一系列的挑战。从民主党党内而言,小泽这一“幕后操盘手”仍将挑战新党代表的地位。
从国内政策而言,日本信用评级刚遭穆迪下调,汇率上升,财赤严重,加上震后重建,经济低迷,如何提振经济是新内阁的首要任务。目前来看,未来新内阁还不会把提高征税的问题加入议事日程,因为这易引起民众不满并带来新政权的不稳定。
从对外政策来讲,海江田汉诗造诣深厚,对华态度较积极、友好。前原、野田属对华强硬派,加上出于迎合部分选民的需要,专家预计若上述人选主政,中日结构性矛盾存在扩大的可能。而在日美关系方面,新的执政者则会审慎处理普天间机场问题,以获得美方支持。
民主党五将竞逐党魁
前原诚司
现年49岁,前外务大臣,日本民众眼中“最适合当首相的政治家”。
海江田万里
现年62岁,现任经济产业大臣,小泽阵营“鸠山系”重要成员,已获小泽支持。
鹿野道彦
现年69岁,现任农林水产大臣,非小泽阵营和小泽阵营都能接受的中间派人物。
野田佳彦
现年54岁,现任财务大臣,曾在鸠山政府担任财务省副大臣。
马渊澄夫
现年51岁,先后在菅直人政府中担任国土交通大臣和首相辅佐官。
8月26日,在日本东京,日本首相、执政的民主党代表(党首)菅直人在民主党高层干部会上正式宣布辞去党首职务。驻京记者 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