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上海年度(2010)“社科新人”

日期:2011/07/11|点击:29

真实的需求 真实的选择

星尚传媒相亲节目《丈母娘看女婿》举行专家研讨会

上海电76日电 (记者励漪)75日,星尚传媒举行了一场《丈母娘看女婿》节目研讨会,特别邀请京沪两地的专家就当下婚恋问题以及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进行研讨。

眼下相亲类节目俨然已成各大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主打产品,也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不少观众对此类节目过度包装和作秀成分过大而产生质疑。

 “严格地说我们的节目是一个社会服务节目,因此将娱乐化和收视率都排在其次,我们的节目也绝对不会设‘托儿’。”星尚传媒表示,《丈母娘看女婿》可以说是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的电视版,节目中出现的每一个丈母娘和男嘉宾都有着真实的需求,男嘉宾直到登场前,都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

与其他相亲节目不同,《丈母娘看女婿》节目避开男女相亲的主体男、女青年,而由女方的母亲直接出面挑选符合女方要求的男士作为相亲交往的对象,为了女儿的幸福,妈妈们大胆地站在台上对男嘉宾提问、考察和选择。当然节目组也强调,节目只是提供一个让未来的丈母娘和准女婿互相选择的平台,最后的结果还是由两个年轻人自己决定的。

对于社会上对一些要求离谱的丈母娘的诟病,节目组表示,这也反映了当下社会的客观现实,是不可回避的现状。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到73日录制节目为止,参加节目的妈妈有120多人,男嘉宾有130人,65日前已牵手成功30对,现在正在交往的有9对。

星尚传媒表示,办好婚恋相亲类栏目,首先要确立正确的婚恋观,不能用外在的、肤浅的如金钱、美色、地位等表面的东西作为节目的看点,博取收视率,而应该挖掘人们内在的美好品德,如彼此的坚守、忠诚,相互的包容等等作为节目所弘扬和倡导的看点,引导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第二要倡导主流价值观,要向社会传达一种审美导向,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违背基本的道德理念和价值立场。第三,节目内容和主持风格要平等,互相尊重,不能拿人品人格开玩笑,娱乐无可厚非,但要适度,不能为娱乐而娱乐。

研讨发言选摘

上海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所长陆晓文:我们的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辛亥革命一百年,五四运动也要将近一百年了,居然会到这个地步,有这么多的母亲、父亲为自己的孩子找对象,而且找得不亦乐乎,还出现一个让丈母娘来选女婿的节目。我们的社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背后的原因也许很复杂。如果从社会学的原因讲起来,有很多理由,比如说工作忙、没有时间、空间狭窄。在农业社会的时候,一个16岁的人是完整的劳动力,18岁就可以结婚了。但是在今天,读完高中可能还是一个非完整的教育,要读到大学甚至研究生,到研究生就几岁了?所以婚姻年龄的推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我们的父母是否跟上了这个节奏?所以说我们要去想一想,为什么一百年以后,在《婚姻法》把我们的婚姻定在两情相悦基础上之后,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第二个问题,在婚姻里面,实际上婚姻的当事人和婚姻的父母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两者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甚至有冰火不相容的差异。因为我也是自由恋爱过来的,但是在我的同学里面,有些曾经是他们父母拆散了他们当时的恋情,但是他们为人父母的时候却会说,当初我不能领会父母的意思和选择,今天我知道了。所以说父母的选择,他们一生的经历,50年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替子女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子女所需要的恋情,两者之间可能完全是两回事,甚至是对立的。在对立的前提下,如何达到和谐?我们到底应该考虑哪些问题?价值的定位角度应该在哪里?方向应该在哪里?在这里媒体和宣传的程度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问题,作为大众媒体,要对社会有一种引导、一种告示、一种揭示。在节目的整个过程当中,丈母娘对女婿为何选或者不选,背后真正的理由没有一种交锋,没非常充分的显示。为什么女儿选而母亲没有选?丈母娘的理由的表述,以及我们的主持人或者旁边的嘉宾,对这些观点的评述和引导,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个问题,一期节目能给我们观众留下了什么议题?我觉得这很重要。出于社会学的原因,我有时候也看《非诚勿扰》,它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几集,是因为里面出现了非常令人值得讨论的问题。比如说宁可在宝马汽车里哭的问题,比如一个外国人说你没有公益心,我就不选。其实我们社会讨论的,并不是说成功了几对、带走了几对、在幸福路上走出去了几对,而是我们要让民众思考、要让社会思索,要留下一个悬念,留下一个印迹和结果。我们的目的不能局限在成功牵手了几对,局限就是没有把文章做足或者做深。主持人和旁边评论的有关嘉宾,对于主体价值的把握一定要非常好。

北大副教授、著名专栏作家胡续冬:多一些地域的包容性或多元性

以前对相亲类的节目,我也不是特别关注,但是这次寄过来两期的电视视频,我还认真地看了一下。我不但看了,我还给我的研究生看了,还给我们家隔壁的大妈大婶看了。我想试试在北京的氛围里,大家对这个节目的态度,想看看是否非常上海本地化。无论大妈,还是我的那帮学生,总体上感觉这个节目还是特别适合上海本身的文化积淀,比如说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的电视延伸。本地化的需求,我觉得掌握得非常好,但是换另外一个地方,不见得有效。

从我是外地人的角度,我觉得如果我们的节目应该包涵新上海人的概念会更好。比如说外地来上海,在上海已经成功或者已经立足下来的女性,她的妈妈可能不是上海人,比如是安徽的或者江苏的,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也可以过来挑女婿.虽然这个节目本身具有一个上海的文化承传,但是我觉得尽量还是要凸显一些地域的包容性或者地域的多元性。

如何处理好节目里有可能出现的价值导向问题?一般的长辈,特别像丈母娘,可能对女婿更多的会是一种硬条件的要求。比如有一些学历控,有一些住房控,有一些收入控,这些特别直接的硬环节。当然这是一个现实,因为你们的节目,我觉得好就好在节目很真实。但是节目要做好,是要出现一种平衡,这种平衡体现在什么?一主持人,二嘉宾。 我觉得嘉宾的环节比较弱,男嘉宾面对十个丈母娘,实际上审核的更多是男嘉宾的硬条件。所以两个点评嘉宾应该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应该拿一些硬环节之外的东西来撞击或者调侃。嘉宾不应该投入到整个现场里去,应该要和主持人一起,把整个节目里价值取向的硬环节维持到一个平衡的地步来,这样节目才好看。

我觉得,能不能让男嘉宾的妈妈上来和丈母娘一起挑,我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先例,这样就比较好玩。男嘉宾本来就是外地人,河南小伙,他妈妈从河南过来了,上海丈母娘挑剔太多了,河南婆婆受不了了,上来说“咱儿子很优秀”。俩老年人在一块儿,真要是急了,为自己的儿子前途争论起来,从节目的可看性上,还有声音的多样性上比较有好处。

还有可以引入微博墙,如果要让节目有更多的参与性,其实像微博墙很好实现。甚至不光当场有人,因为男嘉宾其实处于弱势位置,如果嘉宾基本上没有起到作用,咱们可以用微博墙的方式,让微博的网友出主意,如何去攻破打动丈母娘,其实都可以实现。微博墙在任何一个现场的节目里,起到扩散节目的冲击波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总体上说,这个节目确实是体现了丈母娘看毛脚女婿的本地伦理的传统,实现了突破男女面对面这种单一形态的男女互相碰撞的类型。在相亲节目形态上,作出了一个探索,走出了一个多样化的尝试,我觉得还是相当好的。

著名旅美小说家唐颖:把文明的家庭观念树立起来

我比较感性,看到那些男孩子被淘汰的时候,我心里是很难过的,背面就是强大的世俗社会对他们强大的压力。我看到其中有些男孩还是很优秀的,但是家长就是问一些家在哪里?有没有房子?有多少姐妹?当时男嘉宾的回答就是没有房子,家里姐姐挺多的。灯全灭的时候,我就感觉婚姻要来是干什么,对这些男嘉宾是多大的打击和挫折。

还有一个感觉,怎么女孩子找老公,要自己的妈妈出来挑?因为我刚刚从美国回来。我有一个美国的好朋友,她的女儿刚刚从芝加哥的名校出来,是读艺术的,但是没有找到工作,就到餐馆去打工。她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妈妈其实是着急的。我就开了一个玩笑,我说我们城里有一个很大的医院,有很多高薪的医生,你女儿就找一个有钱的老公。她妈妈当时就笑了,她说我女儿会找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有趣但一定是没有钱的男朋友。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她是在笑,她没有任何遗憾。我问她女儿有没有男朋友,她说我不知道,只是在旁边观察,好像发现她在交往。也就是说两代人之间,她们的交流是非常小心的,妈妈是不会管女儿的这些事情,而且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插手。当然这是美国,上海现在那么国际化,好像和世界很接轨,但是在“丈母娘看女婿”这件事情上,上海这座城市,我觉得还是相当滞后的。当然这是本地的文化色彩。

就节目本身来说,你们说一定要真实,一定不能作假,这是对的。但是如果单从节目本身来说,怎么把男嘉宾身上的闪光点拿出来?我觉得丈母娘这一堆人,她们的所有经验不仅仅是看经济条件如何,有没有学位,或者现在有没有房子。这些硬件对这个物质化的社会也是重要的,但是婚姻是否能延续下去,这时候丈母娘作为过来人,她们其实提的一些问题,应该不仅仅是硬件。

我觉得我们上海的节目不要那么本地化。别说到了外地,他们不能接受,连我都不能接受,我就觉得这些丈母娘怎么那么令人讨厌。所以我觉得当场提问题的本身,就是引导一个节目朝另外的方向走。我现在不能说出一个具体的方向,怎么样让人家不要觉得这些丈母娘怎么那么世俗、那么讨厌?硬件又怎么样?

我觉得现在的中国家庭观念很有问题。很多男士都在外面喝酒、在外面应酬,从来不带自己的太太出来。美国的家庭,是家庭利益高于一切,如果是已婚的丈夫,参加聚会的话是一定要带太太出来的。我觉得我们的社会是非常不重视家庭的,是非常不文明的、非常低级的家庭状态。在“丈母娘看女婿”的这件事情上,我觉得应该把文明的家庭观念树立起来。未来的女婿怎么珍惜太太?怎么把这个家庭维护下去?我们要朝这个方向走,这个节目才有有长久性,才有生命力。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