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16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日上午,上海客运段京沪高铁乘务员集体亮相。403名“高姐”从3000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她们大都20岁出头,容貌身材俱佳,其中的270人将入选京沪高铁服务队伍,其余充实到沪宁和沪杭高铁线。
面对上百佳丽,人们不禁好奇,容颜和经验真能带来服务的升级?
“高姐”均是行业骨干
京沪高铁的乘务员中,核心成员是来自既有动车和沪宁、沪杭高铁列车中选拔出来的133名骨干,其余的270人则来自公开招聘选拔。
对于抽调133名骨干支援京沪高铁之举,铁路上海客运段有关人士称,由于京沪高铁将开行新的长距离运行图,旅客需求变化多,途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需要业务能力强的列车长处理旅客的不同需求。
“新培养的乘务员在礼仪举止等方面都没问题,但在处理突发事件,协调工作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有经验的列车长‘以老带新’,为此我们从2009年就考虑京沪高铁列车长的选拔工作。”该人士说。
“今年年初,我们以自愿报名和挑选相结合的方式,在这批列车长中选拔了133人,作为京沪高铁上海段的列车长,车队也有推荐,但我们都需要把关。”该人士表示,选拔出来的133人虽然经验丰富,但还需要接受一级(封闭集中培训)、二级(实作模拟强化培训)、三级(礼仪举止培训)。
此外,京沪高铁开行的列车型号和原先不同,设备器材也都要重新学习,“京沪高铁有商务车,观光座,而沪宁、沪杭高铁上都没有。”
谁为其他线路服务买单
“高姐”一登场,网上立即出现质疑:谁来确保其他线路服务不下滑?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左学金说,抽调对乘客有失公平,铁路系统的服务应该是标准化的。“乘客购买火车票以后,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服务?是速度还是舒适?”左学金称,“如果票价贵仅因为速度的话,那其他服务应该一致,你抽调优秀乘务员就会影响其他乘客利益。”
不过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红昌则认为,“高姐”仅是铁道部的形象工程,与服务质量关系不大。“对于像京沪高铁这样的重点项目,铁道部非常重视,抽调优秀员工来确保其质量是形象工程。”李红昌称。
对此,铁路上海客运段该人士解释,其他线路早有准备。上海客运段去年9月在该段招选100多人,通过实习、见习等一系列培训过程,已填补既有动车和沪宁、沪杭高铁列车长的空缺。“基础是一样的,留下来的也符合列车长的标准。”
服务升级的关键是什么
据公开资料,2010年湖北省质监系统调查显示,当地民众对铁路客运的满意度排在2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6。2011年,成都的抽样显示,铁路客运满意度排在倒数第2位。
“铁路服务质量提升,绝对不是找几个漂亮服务员能解决的。”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红昌告诉早报记者,铁路服务应该涵盖车速、准点率、空调大小、座椅舒适度等一系列细节。
“乘客买票为了什么?不是去看年轻服务员。”左学金称,“真正应该改进的服务是车辆调度和各环节的衔接。京沪高铁各站都离市区很远,相应的交通配套怎么样?”
同济大学教授尤建新说:“争议背后是公众的期待,公众自然希望获得最好结果。沟通需要放下架子,平等对话,这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极其重要。”
但这并不容易。对于铁路软硬件发展失衡的问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李红昌解释称:“本质还是体制,因为缺乏竞争机制,铁路方面没有改进的动力和决心。”
有关铁路体制改革的争论已经持续数年。2011年4月,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海南向考察铁路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汇报工作,得到了“推进铁路体制机制改革”的指示。
也许,“高姐”的出现只是铁路服务升级的开始,而不是结束。作者:李伟 沈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