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老城区沪上突围

日期:2011/06/16|点击:8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增速较前一季度下滑0.9%的数据令外界对其经济复苏的前景感到担忧,这已是日本GDP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萎缩。有分析认为,一旦日本经济情况继续恶化,日本制造企业将会加速生产链的海外转移。届时,中日双方的投资额可能会因此扩大。

日本政府519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较前一季度下滑0.9%,乃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萎缩。业界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地震、海啸以及随后的核危机严重拖累资本支出和民间消费所致。

当前,业界对日本经济复苏的步伐预期仍不明朗。有分析认为,一旦日本经济情况继续恶化,日本制造企业将会把生产设施向海外转移。届时,中日双方的投资额可能会因此扩大。

日本经济前景扑朔迷离

日本内阁府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并经季节调整后,2011年一季度日本实际GDP环比下降0.9%,按年率计算下降3.7%,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负增长。此前,彭博资讯调查的23位经济师的预估中值为同比下降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季风对记者表示,日本一季度GDP的下降是在预料之中的。在日本受到数十年来最严重自然灾害袭击之前,一些经济学家曾预测,日本一季度GDP年率将增长2%~3%。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地震和海啸挫败了日本经济将在今年一季度走出低迷的预期。

日本经济的复苏预测被悲观情绪笼罩着。许多分析师认为,日本经济下滑程度将在4~6月当季加深,地震后日本全国工业生产供应链中断问题将继续发酵。日本政府通过追加预算配合该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试图尽快恢复受创的产业供应链,但效果并不明显。除非政府能继续追加预算,否则下半年复苏也有难度。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看来,其实早在地震前日本经济已经状况百出了,通缩问题难解、企业出口受日元压制和国内消费力不足等一直困扰着日本经济。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傅钧文预计,2011年全年日本的GDP都难以出现回调。“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日本电力供应不足。”傅钧文对记者说,“很多企业没办法正常开工,夏季又是用电高峰,日本整个夏季的产出一定会受影响。”

而张季风对日本经济的复苏持相对乐观态度。他认为,自然灾害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预计在灾后重建中相关政府支出的支持下,因地震受创的供应链将逐步恢复,日本制造商的生产和出口障碍亦会逐渐消除,日本经济将在2011年下半年复苏。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在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同样表示,随着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以及灾后重建对经济的拉动,日本经济有实力反弹,2011财年经济有望增长1%

日企对华投资有望加大

虽然有业内专家预计,日本经济将在下半年复苏,但日本企业仍保持谨慎态度,一些日企已经着手增加对海外的投资,对华投资可能进一步加大。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518日表示,日本大地震以及核泄漏灾难已导致日本多条供应链中断,而且随着震后电力短缺,电价也有所上涨。他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日本制造企业可能会把生产设施向海外转移。

业内一直认为,中国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日本海外转移的首选地。英国《金融时报》就在近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东京的一个晚宴上,一位日企高管表示,他的企业的供应链已经中断,该企业现在除了扩张自己在中国的业务和出口基地之外别无选择。

傅钧文认为,鉴于中国的投资环境比周边国家好,日本扩大对华投资将是未来的趋势。他预计,如果日本制造业情况恶化下去,将会有一批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但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日本还是会把核心技术留在本土。

张季风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告诉记者,近年来,日本对华投资处于低迷状态,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无疑会增加对华投资。日本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机会将会增大。

赵英指出,转移到中国的产业主要分布在3个领域:汽车、电子和家电。“总的来讲,日本对中国产业转移的特点是,生产能力的转移大于研发能力的转移,生产领域的高端部分还是会留在日本本土,但一部分高附加值的零部件制造可能会向中国转移。”赵英说。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