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大意:上世纪70年代海外学者周康燮先生披露庚子年六月十三日(7月9日)陈三立致梁鼎芬的一通密札,事涉重大而语多机密,多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今据中外史料,对密札加以补正,可知陈三立作此密札,策动张之洞、刘坤一等东南督抚“题外作文、度外举事”,系与“东南互保”同一时期之产物,不止于地方保护,更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阻止西幸而“迎銮南下”,乘此事变为帝后党争做一了结。札文所及陶森甲之“说词”,发生在中国国会成立之前,其基调近似汪康年以“剿拳匪”、“劾政府”为主旨的游说行动,而两者背后均有日本在华民间人士推波助澜。反观张之洞的反应,虽与周边幕僚有所密议,但无证据表明有异动之意,结合措手“互保”到镇压自立会的表现,张氏对于两种性质的勤王(入卫/迎銮)的态度,尽显其作为政治官僚保守和圆熟的一面。
原发表于《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2期
作者:戴海斌(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