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同济学生组团挽救非遗“扁担戏”

日期:2011/05/10|点击:2

制度安排的缺陷和缺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期滞后,是中国老龄危机的根源所在

 “‘十二五’期间,也就是今后五年内,我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014岁的少儿人口。”仔细盘点国家统计局428日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出乎意料地发现,这比他之前预测中这个时间点的到来早了68年。

老龄化浪潮正在以超出预想的速度向我们袭来——这是中国经历了令人炫目的经济起飞之后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难题。

 “发达国家用几十、上百年时间所达到的老龄化程度,我们二十几年就达到了。这意味着,我们能够用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指出。

 “这意味着什么?整个社会必须适应这个变化加快转型。”杜鹏指出。

老龄人口或超少儿人口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在人口大省四川、山东,老龄化形势更趋严重。四川省老龄委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底,四川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60万多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而在山东,2010年该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942.9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84%,占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8.09%,老年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一位。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达到10%,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数据,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比预想中要快。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全国老龄办”)2010714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大约是1.67亿。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大约是1.776亿,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10111日。

对比两组数据后翟振武发现,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2000年~2009年,提高2.5个百分点用了9年,而从2009年到2010年提高0.76个百分点仅用了1年。

 “也就是说10个月时间多了1000多万人,每个月增加100多万人。照此计算,2013年,我国大陆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人”。根据杜鹏原来的预计,达到这个数要到2014年。“过去总人口大概每10年增长1.2亿,而2000年到2010年仅仅增长了7000多万,总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所以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就更大”。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少儿人口比老年人口下降快。”杜鹏说。

过去10年,014岁的少儿人口下降了6.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大约下降0.6个百分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大约每年上升0.3个百分点。如果上述趋势继续发展,杜鹏估算,到2014年,少儿人口占比将为14.2%,老年人口将升为14.4%——在新中国历史上,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将首次超过少儿人口。

杜鹏指出:“这意味着过去我们的社会许多设施是为少儿准备的,比如我们建了大量的幼儿园、学校,以后必须适应老龄化的趋势,发展适合老年人的各种设施,包括消费结构也要转型。”

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育情况,翟振武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老龄化进程会越来越快。他说,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世纪50年代迎来了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这一代人从2010年开始步入60岁。所以第一波老年人口增长高峰要一直从现在持续到2019年。

有关专家预计,由于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负增长,1962年人口补偿性回升,197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等原因,在2019年~2022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