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不少人发生纠纷往往诉诸法律,到法庭上一较高低,一辨真伪,这使百姓对司法公开公正的期望越来越高。作为司法公开公正的重要部分———实体公正,是让老百姓“看得见”的关键。近日,市二中院在本市法院中率先提出,全面提高人民陪审率及二审开庭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其效果逐渐“浮出水面”。
二审案件:以开庭审理为原则
不开庭易生“想像空间”
我国法律规定,一审案件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对于二审案件,如果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为此,在我国中级人民法院中,普遍存在二审开庭率较低的情况。许多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率不足10%,有的专门承办二审案件的法官,甚至在一年时间里都没有开过庭。
“过去二审案件较少开庭,我和当事人到了有些法院,只有一名法官在调解室接待我们,整个审理程序很容易给当事人不公开、不规范的感觉。而且很多当事人到法院就是‘讨说法’的,如果连开庭公开发表辩论意见的机会都没有,难免会让他们产生法院‘黑箱操作’的‘想象’空间。”上海某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坦言。
为了解决这个“合法但不合理”的问题,2010年底,市二中院在上海乃至全国法院范围内,首次明确规定,全院实行二审案件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不开庭审理为例外的全面工作原则。
小案件二审照样开庭
过去对于一些案件情节简单的,二审往往采用书面审理、接待等方式。但新做法在市二中院推行后,不少小案件照样登上大法庭。在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当事人杨某是一家保洁公司工作人员,因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纠纷,不服一审法院的判决,诉至上海二中院。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打官司,由于没有经验,没有保留一些重要证据,所以对二审没有抱太大希望。
但官司到了二中院,法院组成合议庭对此案开庭审理,开庭结束后,审判长和承办法官还耐心细致地为双方做调解工作,直到促进案件调解结案。杨某没过多久就拿到了她来上海的第一笔工资。
据了解,上海二中院自从实行二审案件全面开庭以来,二审开庭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从2009年的19.17%逐渐提升至2010年的37.51%。今年1月、2月,则分别达到51.86%和63.82%。
专家点评
市高院审管办主任赵旭明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以及《上海法院着力推进司法公开的实施意见》,分别明确了庭审公开的要求。在二审程序中,切实提高二审开庭率,对于增强二审程序的公开透明、提高二审案件的审理质量确保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庭审程序能让当事人更实实在在地感受监督司法公开公正。
人民陪审:全面提高陪审率
人民陪审员不能“陪而不审”
通过人民陪审员“坐堂断案”,直接“掌理司法”,可以将司法审判的全过程展示给老百姓,是司法公开透明的重要途径。但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陪审员的陪审率在法院中仍不高,少数法院还存在“陪而不审”的现象。
数字一:2008年,上海二中院审结一审案件1138件,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57件,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率为5.01%。2009年,上海二中院审结一审案件921件,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43件,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率为4.67%。
为了全面提高人民陪审率,使人民陪审实现常态化,从2010年9月开始,市二中院开始全力推出人民陪审常态化。
数字二:2011年1月,上海二中院审结一审案件62件,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50件,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率80.65%;同年2月,上海二中院审结一审案件72件,其中人民陪审员参审67件,一审案件人民陪审率93.06%。
“平民法官”的意见也顶用
除提高人民陪审率,人民陪审员参审意见是否受重视、能否对案件处理结果产生影响,都是直接衡量人民陪审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一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著作财产权纠纷案件中,原告诉称被告擅自在其销售的T恤衫上使用原告创作的“孙悟空人物形象”,而被告认为T恤衫上的图案是其原创作品,不构成侵权。如何把握涉案作品独创性与公共知晓的作品之间的界线,成了该案的一大难题。在合议庭左右为难的时候,人民陪审员、某书画社社长向合议庭成员详细介绍了孙悟空在历史中形象的变化过程,指出了原被告作品的相似之处及与公共知晓设计之间的差异,并且积极主张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该案。最后,根据人民陪审员的意见,案件妥善处理。
对于一些社会影响大、媒体关注度高的重大贪腐案件、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重大侵财类犯罪案件等,市二中院均邀请一名人民陪审员与两名职业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人民陪审员在这些案件中能起到“第三只眼”监督、参审等积极作用。
点评
市人大代表、原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顾肖荣教授评论,我国的三大诉讼法都对人民陪审制度有所规定,但立法并未将人民陪审作为强制性的要求,而是赋予了法院选择权,是否邀请人民陪审员参审基本上是法院说了算。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广泛邀请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的法院不是很多,这就导致人民陪审的制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法学界对人民法院加强和改进人民陪审工作的呼声一直很高。因此,人民陪审常态化应成为各法院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提高人民陪审率的同时,也应逐渐建立衡量和评价陪审质量的机制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