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篇幅多 预算报告细——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对“十二五”充满信心
本报讯 (记者 陆一波 洪梅芬 陈琼珂)“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年,也是改革创新突破年,我们对发展充满信心。”昨天下午,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委员们认为:上海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要敢于开拓、勇于进取,在改革创新上进一步突破,在转型发展上进一步加快。
委员们一致认为,“十一五”时期,上海取得了不寻常、不平凡的成绩。尤其是去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经济社会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些都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李新洲委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11年着力做好的12个方面工作及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13项主要任务,都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十二五”开局和今后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钟祥财委员提出,上海改革开放早、市场化程度高,“十二五”期间将率先碰到许多问题和考验,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前做好理论、政策等多方面准备,以实现更好地科学发展。
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吴建中委员建议,“十二五”期间,上海应牢牢抓住当下战略机遇期,吸收利用好世博科技、世博理念等,加快发展步伐。沈文庆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把信息产业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有助于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必将对今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熊月之委员还谈到,上海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好好开发利用,提升城市软实力。
殷啸虎、肖沪卫等委员讲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篇幅颇多,显示了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谢玲丽委员说,报告提出的“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上海和谐发展十分重要。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要让困难群体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徐爱娣委员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已深入人心,未来发展中,上海要更加关注环境保护,更加关注公共安全。
转型发展、民生保障,离不开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保障。李新、马驰委员举例谈到,以前的预算报告信息量较小,今年一下子有50多页,这是政务公开方面的大进步,使政府各项收支一目了然。“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提高行政透明度。任先正委员还建议,“十二五”期间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从而有效改善政府服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