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股票风潮”是清末的一个重要金融事件,不仅牵连上海钱庄,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周边地区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此次风潮何以会发生,已有若干论著进行过分析,但仍然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上海钱庄史料》的一则资料说:“……至于风潮的真相,说者不一:有谓于1908年时,有某西人(姓名不可考)在上海创设橡皮股票公司,发行股票;并大登广告,宣传橡皮事业将来之希望。当时中外商人,咸被蒙蔽,竞相购买,钱庄亦以此项股票,远胜现金,争先收积。不料1910年7月,该西人佯言回国,一去不返,发电询问,亦无着落。于是始知受骗,股票价格,遂一落千丈,视同废纸,商人纷纷破产,钱庄乃大受影响,终于演成极大的风潮。有谓该项股票公司不止一家,凡在南洋估定土地,即在上海组织公司,从事招股;并以种种方法,诱人买卖。商人以其利厚,倾囊争购,每股股票价格,常超出原价六七倍以上。但此项公司,有虽已种树而尚未出货者,亦有仅占旷地而并未种树者。所以公司创设经年,而股利则一无所获。结果投机狂热,骤由沸点而降至零度;股票风潮,遂因此而发生了。”
如果橡皮股票风潮确实由1910年7月伦敦橡胶价格下跌所导致的上海橡皮股票狂跌而引起,那么这种股价跳水应该表现为整体性、突发性和直线性的。但笔者查阅当时的报纸股票行情发现,情况不是这样。
兰格志股票是当时橡皮股票的领头羊,其价格常常居于报纸股票行情的首位。兰格志股票面值为每股一百荷盾(当时每荷盾约合六钱银子),到1909年1月,市价高达840两。到1909年4月,更是突破1000两大关,5月10日达到1200两。但同年10月至12月间,曾回调到700~860两。进入1910年以后,兰格志股票强劲上扬,尤其是在3月份,价格从1080两(3月2日)上涨到1300两(3月18日)、1600两(3月21日)、1675两(3月29日)。1675两也是兰格志股票价格的最高点。此后,它的价格波动一直处于1400~1500两之间。那么,7月以后情况怎样呢?下列资料显示,兰格志股票价格的下跌是有限的:7月5日,1300两;7月11日,1400两;7月18日,1430两;7月28日,1400两;8月4日,1429两;8月15日,1350两;8月22日,1350两。
数据表明,上海橡皮股票的价格井喷期是在1910年的3月底。此后有一个温和的回落期,而7月份发生在伦敦的橡胶价格下跌,对大部分股票价格的冲击不大。
值得重视的例外是斯尼王股票。在1910年7月以前,斯尼王是与兰格志并驾齐驱的股市领头羊。1910年2月25日,斯尼王每股价格为630两,3月9日为750两,3月18日为1200两,3月29日为1325两,3月30日为1425两。以后继续上扬:4月7日1550两,4月15日1600两,4月21日1650两,4月25日1675两。5月起有所回落:5月10日1625两,5月30日1400两,6月27日1300两,7月6日1300两,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