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财政赤字可能为9000亿元,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赤字安排。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将落在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
财政赤字或缩水
据国内媒体报道,2011年全国财政赤字可能为9000亿元,低于2010年10500亿元的赤字安排。其中,中央代理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或继续保持2000亿元的额度,那么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就降至7000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2011年财政赤字真的安排9000亿元,那么规模并不算小。”
从占GDP比重来看,2010年的10500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占GDP比重在2.8%左右。2011年如果GDP增速达到8%,则实际经济总量在2011年会接近40万亿元,9000亿元的赤字规模占GDP 2.25%。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该数据还是初步的,2011年的中央政府预算和赤字,最终仍待明年3月的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收入“不怕”高赤字
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这为2011年适度降低财政赤字规模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2010年前11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已经达到76740.51亿元,超过全年预算收入2810亿元。
有专家预计,2010年全年财政收入有望超出预算收入约1万亿元,财政状况比较好,为2011年财政投入收缩预留了不少余地。他表示,按常规超收收入一部分可能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外,剩下的大部分会用于安排来年支出。
2011年正逢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的项目收尾之际,又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时,财政投资收缩是否能满足投资需求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朝才认为:“2011年财政投资方向有两大方向,一方面要完成4万亿投资计划续建、收尾项目,另一方面是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前期工作已经具备的重大项目建设,但重点还是在4万亿投资项目收尾,‘十二五’规划项目可能还不会大规模启动,数量不多。”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预计2011年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所回升,将与财政投入形成互补。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应鼓励民间投资逐步替代政府投资。专家们担心,如果政府投资势头过猛,就会挤压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投资,让他们在稳健货币政策下出现贷款难困境。
中央投资重点调整
此前,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当前和明年的工作,强调在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西藏及四省藏区、新疆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目。
全国发改委工作会议还具体提出,2011年要大规模推进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明年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1000万套。
美银美林证券中国经济学家陆挺测算,完成明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需要投资1.3万亿元。国泰君安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预计,2011年实际的保障住房投资可能在9000亿元,占到房地产投资的20%左右。
此外,有媒体报道,2011年安排的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只有3826亿元,比2010年减少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