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聆听中国人权事业的前进足音
“无名氏”,是陕西西安司法和民政部门对近期一起交通事故中死者的称呼。西安各部门此次使用这个词汇是在为一个暂时无法判断身份的受害者争取应得的权益。
西安市长安区民政局日前作为一名车祸中死亡但无法确定身份男子的“代亲属”,向肇事司机陈某及两家保险公司索得总额25万余元的赔偿。实际上,在辽宁、河北、陕西等地近来的司法实践中,都曾经出现过由民政部门代替“无名氏”维权的案例。
上海社科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刘杰说:“没有维权主体的人在中国正受到政府的主动帮助,权益得到保护,这表明中国各级政府真正在把对人权的尊重付诸行政和司法实践当中,而这也让中国当前对其他人群权益的重视和保证程度不言自明。”
“以人为本”:构建新时期中国人权保障核心理念
2010年初冬时节,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禅寿老街上,青石铺就的街面洁净如洗,两旁砖垒的沟渠里水流清澈,临街的店铺都已开门。50多岁的女店主王英正坐在自家的小吃店里等客上门,由广东佛山援建的小店后面就是她温暖的新家。系着白色围裙的王英说,开张不久的小店生意不错,希望今后的日子能像墙上挂的两串红辣椒一样红红火火。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不仅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让全世界为之牵挂和神伤。
地震发生后,中国展开了迅速有力的救灾行动,做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灾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的决定。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截至今年9月28日,四川灾区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5%,圆满实现9月底前完成投资和项目85%以上的总体目标。
人权研究专家、外交学院联合国研究中心主任江国青说,不只是在汶川地震灾区,在此后接连而来的玉树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做好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人权,特别是灾区人民人权的高度重视。
这种努力在应对2008年底开始肆虐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也可见一斑。与一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民众收入减少、消费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相比,中国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和8.5%;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02万人,超过了年初确定900万人的就业目标,社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江国青说,在一系列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面前,党和政府首先考虑的是以人为本,这是中国在人权观念和人权建设事业上取得的重大进步,切实落实了2004年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庄严承诺。
民主政治:探寻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
今年3月14日,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按下表决器,亿万中国百姓关注的选举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新修订的选举法明确规定取消城乡差别,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城乡选举首次实现“同票同权”。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与人道主义法研究所齐延平教授说,选举权是民主政治上的基础性、起点性的权利。新修订的选举法标志着国家在民主和保障人权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为减少重大刑事错案的发生,避免公民的合法权益受侵害,中国5个司法部门今年5月底联合发布两个新规定,力求从执法源头和基础工作上把好证据关,从而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防范冤假错案。
除此之外,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要依法严格控制死刑适用,之后又出台司法解释进一步规范有关死刑案件的审理程序,并出台司法解释防止审判“个人专断”,出台新规严惩“问题法官”。
国务院新闻办今年9月26日发表的《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介绍,从去年1月至今年3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了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