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拉丁美洲科学院第22次学术研讨会上,我院党委副书记、哲学所所长、研究员童世骏当选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同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还有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王宁。
会上,拉丁美洲科学院秘书长、巴西坎迪德·门迪斯大学校长坎迪德·门迪斯·艾尔迈达院士宣布,经过执行委员会提名和全体与会院士的一致同意,决定增选我院童世骏研究员和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王宁为该院院士。童世骏与王宁应门迪斯院士之邀出席了研讨会并分别作了四十分钟的首场大会主题发言,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和讨论。据门迪斯院士称,在该院举行的历次研讨会上,一开始就邀请两位中国学者作长篇主题发言,确实是史无前例的,这充分说明了使用拉丁语言的各国学术界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拉丁美洲科学院(The Academy of Latinity)全称为“使用拉丁语言的国家科学院”,于2000年在里约热内卢创立,得到巴西总统以及法国和意大利两国教育部长的大力支持,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现任院长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任总干事菲德利科·麦尔(Federico Mayor)。该院现有院士200多名,主要是来自欧洲和拉丁美洲使用拉丁语言(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各国的科学家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有强烈的抵制英语霸权和寻求独立的普遍性之特色。
该院院士中有不少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精英学者和政要,如已故欧美著名学者亨廷顿和鲍德里亚就曾经是该院最早的院士,现任院士包括法国学者阿兰·图兰、弗朗索瓦·于连、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吉安尼·瓦蒂默以及两位拉丁美洲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刚刚去世的萨拉曼戈等。近几年来,该院开始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增选专注全球和区域问题研究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为院士,以显示其新的世界性特征。此次两位中国学者当选为院士是该院开始密切关注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个征兆。
人民网、《中华读书报》等媒体均对两位学者的当选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