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新西兰华裔女部长挪用公款出国旅行被迫辞职

日期:2010/11/15|点击:6

最近一个时期,菜价牵动着百姓最敏感的神经。

10月份全国蔬菜价格普涨之后,根据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11月上旬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与10月下旬相比,蔬菜价格仍在上涨:大白菜价格涨3.1%,芹菜涨4.1%,黄瓜涨5.4%,西红柿涨..0%……

民以食为天,为了平抑菜价,从上到下,大家都在想办法。一些政策,也在陆续推出之中。

上海菜价有所回落

 “这两天菜价回落了。”昨天中午1点,江桥批发市场。专卖奉贤卷心菜的批发商任士飞,已卖出近百吨菜。当天,他的批发价为每公斤1.6元至1.64元。而一周前,他同样的卷心菜成交批发价在1.8元左右。

正如许多消费者切身感受的,卷心菜、青菜、大白菜等家常蔬菜品种的价格,日前各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每天都到黄浦区徽宁菜场买菜的市民张阿姨上周日告诉记者:“今天大白菜1.5元一斤,讲讲价还能再便宜点,10月份最贵时卖到2元多钱呢。更别说西红柿这种本来就价位偏高的菜了,10月份我还买过5元钱一斤的,西红柿比苹果都贵!”

10月份,蔬菜涨价成为“焦点”。11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经济运行数据,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4.4%,蔬菜价格同比上涨高达31%。对10月下旬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监测显示,在检测的7种蔬菜中,价格出现普涨之势,其中豆角价格涨幅居前。

上海市场亦不例外。本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江桥批发市场顾问张根兴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载着关于菜价的记录:“截至今年10月,蔬菜混合平均价每百公斤为202.3元,同比去年的182元增加20.3/百公斤,增幅为11.1%。特别是10月份当月平均价207.9元,同比去年的155.9/百公斤增加52元,增幅更是达到33.35%,是历年少见。”

如今,菜价为何有所回落?任士飞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蔬菜供应量的上升。11月上旬,上海郊区的蔬菜供应上市,虽然相比往年晚了半个多月,但在数量上较充足,大大充实了市场。

 “前段时间的价格上升,一个客观原因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引起价格波动。”与蔬菜打了30多年交道的“老法师”张根兴认为,“从200911月中旬起至2010年的10月,全国各地灾害频发,对主要蔬菜基地造成影响,从而数量下降、价格上升。”张根兴举例道:“山东的暴风雪对寿光基地毁坏大棚设施,作物生长受阻或毁灭;云南的大旱对元谋基地造成大幅减产,云豆等蔬菜的产地收购价大幅上升;江西南昌的豇豆基地因受灾今年几乎没有来上海,目前福建漳州的货源仅为去年的20%。”

除了天气因素外,张根兴还总结了两点:“去年大白菜、卷心菜价格太低,农民没有收益甚至亏本,今年面积少种,引起价格上升”;“各种费用的上涨,增加了各个环节的成本,推动价格的上升”。后一个原因尤其显著,这也导致即便目前价格有所回落,但仍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那么未来菜价趋势如何?张根兴说,今冬明春,重要的蔬菜供给地海南的菜大量供应上市后,根据市场供应量和价格的基本规律,预计目前回落的菜价将会保持稳定不再上涨。而批发商任士飞根据自身多年的贩菜经验,也估计12月菜价可能还会稍微回落。

生产领域:确保产量

119日,上海市农委一份文件中,冬播蔬菜的要求为“努力完成45万亩次蔬菜冬播任务”。

 “我们把外地进沪的蔬菜称为‘客菜’,郊区产的蔬菜称为‘郊菜’。‘郊菜’的供应,是稳定市场菜价的重要保证。”市农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上海在近年土地价格屡屡上升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在保证市场30%保有量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目前,上海本地蔬菜的市场占有率约为50%,在田蔬菜面积48.8万亩,其中绿叶菜15.3万亩,同比基本持平。

 “此轮蔬菜涨价,是全国性的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各项成本的上涨,而不是菜农多赚了钱。”这位负责人希望通过本报消除一些不实误解。比如,最近本市某报报道称“西红柿合计成本0.1/斤,批发价1.5/斤,菜农每斤西红柿赚1.4元,获利最多”,实际并不符合事实。根据农委的最新调查,在上海郊区,如果农民自种,不包括人工费用,只算种子、肥料、农药等成本支出,每公斤西红柿的生产成本是0.56元;如果是租地种植,不算人工费用,成本是每公斤0.73元;如果是园艺场种植,算上雇佣人工支出,成本则是每公斤1.77元。

这位负责人表示,国庆以来,气候总体有利,市郊蔬菜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如无特大自然灾害影响,包括元旦、春节期间,本地蔬菜供应将呈现品种丰富、数量充足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态势。预计本地产蔬菜日均供应量稳定在8800吨左右,其中绿叶菜供应量在3800吨左右。生产部门还将按照市场需求,优化品种结构,针对冬季蔬菜生产,合理安排,努力增加绿叶菜品种与面积,提高上市数量等。

 “有一个规律是,蔬菜的价格从田头到批发市场翻一番,从批发市场到老百姓餐桌又翻一番。因此,作为生产部门,我们也在推进蔬菜的经营组织化和销售品牌化,更好地解决产销对接问题,比如,能否让合作社直接到菜场设立专卖店,或者配送直销。既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也让利普通消费者。”这位负责人表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部门之外,还需要各部门的配合。

流通领域:多管齐下

 “大白菜今天降到每斤0.78元了,比政府限价还便宜很多!”昨日电话中,正在买菜的福州晋安区市民老林,声音有点激动。

日前福州在全国首发蔬菜限价令,对市内6家主要超市80家门店销售的大白菜等4种主要蔬菜采取限价措施,菜价应声而落。老林发现几乎所有蔬菜品种都“悄无声息”地降价了,不少菜重回三个月前的“1元时代”。老林说:“这个月初,花菜最高卖到6.8元一斤,简直比肉还贵,而今天只卖3.2元,降价超过一半。”

在上海,流通领域的各类措施也在积极探索中。本月,卢湾区海上梦苑菜场就推出了两个摊位,每个值日摊上确保3个品种的蔬菜以“政府指导价”销售,售价比市场价平均低25%左右,上摊的3个特价品种中必须有一个品种是绿叶菜。以每天两个摊位计算,该菜场保持每天有6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