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必要的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机制,法规执行力仍有不足,特别是面对别墅区、高档住宅区、私房简屋区等违法建筑难点,“办法不多”。
昨天,上海市人大召开了“后世博的城市法治化建设”研讨会,上海市立法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了《关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有关世博立法的评估报告》,在上海世博成功落下帷幕之际,报告对世博立法进行评估,并提出世博结束后,可以对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择善而从”,在具体法规方面,报告呼吁建强有力拆违协调机构,进一步拓展控烟场所范围等。
报告指出,在世博会的筹备、举办过程中,市政府发布了28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内容涉及社会治安、道路交通、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市容环境、广告管理等领域。这些包含临时性行政管理措施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虽然仅在世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有效,但其中不乏能够长效化的制度。
为此,报告建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加强调研,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将其纳入地方性法规,“择善而从”,同时使后世博的法治实现常态化。
在《上海市志愿者服务条例》实施效果方面,世博会举行期间,共招募志愿者超过200万人次,其中7.7万名园区志愿者,13万名城市服务站点志愿者,197万名城市文明志愿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实施效果方面,一年来,全市共拆除480万平方米违法建筑,其中包括在建违法建筑9596起,效力明显。评估报告也指出,由于缺乏必要的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机制,法规执行力仍有不足,特别是面对别墅区、高档住宅区、私房简屋区等违法建筑难点,“办法不多”。
报告建议,重点建立拆违协调机构、完善拆违绩效考核、严格奖惩,报告还呼吁加强对拆违工作人、财、物等各方面基本保障,强化日常督办,严格检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来源:《东方早报》201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