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全球似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但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仍值得反思,资本、信用、企业社会责任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仍值得探讨,如何从理论、制度和决策行为规范上,在未来财富创造中,发挥经济学、企业和伦理学的作用,是国内和国际经济伦理学界的共同问题,为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市伦理学会、上海市经济学会、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于2010年10月29-30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了第三届上海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主题为“危机中的资本、信用和责任:未来财富创造需要什么样的概念、制度和伦理”(“Capital, Credit, and Responsibility in Crisis: What Concepts, Systems, and Ethics Are Needed For Future Wealth Creation?”),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挪威、瑞士、比利时、荷兰、南非、日本和国内香港、北京、湖南、河南、武汉、江苏、广州和上海地区近70位知名学者、企业家和《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主编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童世骏研究员和美国圣母大学G.恩德勒(Georges Enderle)教授共同主持。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学会处处长、经济学会副会长
潘世伟教授代表上海社科院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在致辞中,他提到,同以前生产力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社会结构比较单一的情况相比,今天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做到公平、有序,如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良好道德状况,是我们在实践中和理论研究中面临的新挑战。他相信通过本届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可以对中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思考。这种相互间的交流,一定会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对经济伦理的建构有很多启示。
翟博思教授认为,召开这次非常重要的中国经济伦理国际研讨会,将是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很需要增强经济伦理在教学课程中的作用,相信能从本次研讨会中获益匪浅。
主持人恩德勒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也提到,其实危机并未过去,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去真正了解发生了什么,并为未来前行道路指明方向。他相信本次研讨会上会产生启人深思的各种话题,来自亚洲、美洲、欧洲以及非洲的学者可以进行畅所欲言的对话交流。
在随后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中,共进行了八大专场包括一场企业家论坛。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危机中的资本、信用和责任:对金融危机的经济伦理反思”、“未来财富创造所需要的概念、制度和伦理”、“财富、资本与伦理:经济伦理在资本时代如何可能?”、“财富创造、公民社会与民生幸福”、 “危机中的资本、信用与企业责任”、“企业责任与诚信:经验与教训”、“财富创造、经济伦理观念与作为一门学科的经济伦理学”、“中国财富创造与发展经济伦理学”等议题作了40多个专题讲演,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在主题为“危机中的资本、信用与企业责任”的企业家论坛上,申银万国总裁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全国性的国际经济伦理高层次研讨会,会议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举行,提出了开放性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主题,吸引了中外高层次经济伦理专家(包括伦理学、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和企业家)的极大兴趣,与会者提供了他们对会议主题的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和演讲内容,对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关系未来财富创造和民生问题的国际经济伦理前沿课题,充分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观点和实证研究成果,突出了基于具有前瞻性的财富创造概念、制度和伦理对当今资本、信用和责任状况的重要作用,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和实践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最后,与会学者赞扬此次研讨会的各项组织工作,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领导和组委会为全国和国际经济伦理学界提供了这一高水准的国际学术平台,并期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为应对危机、促进发展、更好地发挥经济伦理学科的理论和实践作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