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上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强烈反弹。俄罗斯选择此时登岛出于何种考量?此举又会对俄日关系造成何种影响?
俄高调宣示核心利益
事实上,早在9月,梅德韦杰夫就表示将访问争议岛屿,但由于天气不宜取消了行程。上海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潘大渭认为,俄总统选择此时登岛,是趁着东盟系列会议召开后的“余热”,表明俄罗斯在东亚地区有传统的地缘战略利益,宣示自己在核心利益上不会退让分毫的决心。
回顾俄罗斯在金兰湾拟重建军事基地、将为越南建首座核电站等一系列动作,俄罗斯这一地跨欧亚大陆的“双头鹰”,正意图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谋求在该地区更大的利益。而俄日领土争议问题,长期成为制约两国关系和经贸合作的瓶颈。因此,俄罗斯总统高调登岛,一方面展现“东顾”的外交姿态,一方面通过重申立场的强硬方式,向年轻的“菅内阁”施压,敲打并试探美日同盟反应。还有分析称,2012年将迎来俄罗斯大选年,梅德韦杰夫这番“前无古人”的举动,也能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
当然,争议岛屿对俄罗斯的经济、战略价值也不可忽略:它们不但矿产、渔业资源丰富,更是俄远东进入太平洋的门户、与美国抗衡的战略核打击力量的重要依托。对其主权归属,俄罗斯理所当然“铁板一块”,没有商量的余地。
日如何应对陷入两难
不少媒体称,梅德韦杰夫“登岛”引发了日本的焦虑。菅直人政府身陷“扭曲国会”、对华外交、小泽献金问题等一系列内政外交困局,近期支持率持续下降,“登岛”事件势必又为其添堵不少。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菅直人内阁在此问题上面临尴尬的选择。一方面,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即将在日举行,在这一讨论经济合作的场合提及领土争端问题,恐怕不妥;但另一方面,如果不作出强硬回应,又必然引发在野党在国会特别是参议院的压力,而民主党目前正寻求在野党配合通过本年度补充预算。
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则表示,“这次俄罗斯是‘破例’但没‘越界’,是在俄方实际控制下的访问,没有扩展既得利益,并无实质性突破,所以日本反应可能不会过于激烈。”
俄《真理报》援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的维·帕弗里亚坚科等专家的观点称,尽管“登岛”会加剧俄日关系“尖锐化”,但梅德韦杰夫政府为推行“现代化”,借重日本、加强合作的策略将不会改变。日共同社则援引日本上智大学教授上野俊彦的观点称,俄“登岛”是为了凸显主权,体现其“不修改二战历史认识”的立场,两国的领土问题谈判将陷入停滞。
化解争端需政治智慧
应该说,日本目前不止跟俄罗斯存在领土摩擦,同中国、韩国亦有类似龃龉。细察之,不难发现很多争议都是二战的遗留问题。二战后,国际格局随即进入美苏争霸的冷战时代,一些本该在战后得到公平合理解决的问题,却由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而无法彻底了断,为日后的纷争埋下祸端。而如今,时代已有所不同,如何摒弃冷战思维,寻求消弭分歧之法,值得深思。就像温家宝总理前不久在东盟领导人系列会议上所指出的,利用对话机制,通过对话、协商方式和平解决领土纷争,才是大势所趋。
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视察。这是俄罗斯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本报记者 张全 见习记者 王少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