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粮食安全将是中国长期关注的议题

日期:2010/10/18|点击:2

 101日,上海正式启动试行一项新规。据此,参加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可以“柔性延迟”。

延迟退休的争议尚未平息,上海的这一政策的出台,立刻引发了公众的热议。申领养老金的时点之所以成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工作年限、缴费时间与领取养老金时间的长短,影响养老基金收支平衡。

此番推出的“柔性原则”,既包含满足按时退休人群的要求,又使那些希望继续工作并有意愿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人群能够获得延迟。

这一方案,无疑更具有探索性。

柔性延迟,各凭自愿

上海本月公布的这项新政策,全称是《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

根据《试行意见》,上海可以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的群体,包括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以及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这些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如果企业工作需要,且本人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提出申请,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

《试行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制定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因此,符合新政条件的女工人,最多可以延迟10年退休。

在过去,推迟退休是少数高级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特权”。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此次《试行意见》最大的突破,即在于拓展了可延迟退休的群体。不过,记者也注意到,此次《试行意见》,将延迟申领养老金的实施对象限定企业,并不涉及机关、事业单位。

 “柔性原则”,是此次公布的《试行意见》的另一大亮点。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在媒体上解读说,“柔性”的做法符合了不同层次、不同状况人群的各种需求,让符合法定退休年龄且希望按时退休的人退休,那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希望继续工作的人群,可以延迟领取养老金。

鲍淡如表示,是否延迟申领养老金由企业和个人决定,并没有打破企业原有用人自主权的格局。《试行意见》对于所有企业均适用,不问所有制,不问规模大小,按照各自企业的决策程序审定,决定后到上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即可。

老吾老,难及人之老

 “在职员工300多,退休职工600多。”3年前企业改制的时候,最让刘宁头疼的,是理清近1000名职工的劳动人事关系。刘宁在杭州城北的一家化工企业上班,负责人事工作。老国企的员工结构,成为未来劳动力分布趋势的风向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亦是为均衡和减轻企业的养老保险费用负担。而以现在的老龄化速度,养老保险基金压力巨大,很多地方恐怕自顾不暇。北京大学人口问题专家穆光宗教授说:“在这种背景之下,延长退休年龄,把拿钱的人变成出钱的人,是一个自然的逻辑。”

来自民政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老年人口和高龄老人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最近两年均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增长。按户籍人口计算,截至2009年末,浙江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62.39万人,占总人口的16.18 %,比上年同期增加33.01万人,增长4.53%

与浙江相比,上海的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据上海本地媒体报道,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年型社会的城市,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2.5%,远远高于全国12.5%的老年人口比例。

同时,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赡养比,也已从1993年的2.821,降至2009年的1.411。支撑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慢慢走向枯竭。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预计,从全国范围来看,2015年是一个“拐点”,15岁至64岁的劳动力供应将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日益加大。

有学者以2008年的指标测算,将退休年龄迟延5年后,上海的老年抚养系数可从30.8%降至20.2%。因此,在全国性政策尚未松动的情况下,上海此次推出的养老金新政,是迫于老龄化压力而进行的一种探索。

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与养老基金相关的几个指标中,赡养率是最为敏感的一个。每推迟一年退休年龄,不仅减少一年支出,更增加一年的收入,对于平衡养老基金的收支效果明显。

可早可迟,悠着点

这段时间,英国人讨论最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政府刚刚公布的退休体系改革白皮书。根据这个方案,英国人的退休年龄将从现在的男65岁、女60岁,逐步提高至2044年男女都68岁。

不久前,英国汇丰集团也进行了一项名为“未来的退休生活”的调查,访问了五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约2.1万名年龄在18岁以上的人士。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认为,个人的选择或能力应当是确定退休年龄的第一标准,而且年龄越大的人越倾向这种观点。

为了尽量减轻延长退休年龄带来的各种冲击,各国相应采取了循序渐进的办法。比如美国在1983年制订的67岁退休的规定,一直到2000年才开始实施;2003年,年满65岁的职工将延长工作两个月;2004年,延长工作4个月;以此类推,到2015年延长至2年。这样做,是为了让劳动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

针对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人口研究所所长黄润龙教授建议实行“弹性实施”的方法。脑力劳动者可以申请延迟退休,而从事强度较大的体力劳动者,则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从总体趋势来看,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穆光宗教授认为,这只能是缓解老龄化压力的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目前,按照上海市的做法,劳动者只要与企业双方达成一致,才可归入“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而推迟申领基本养老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上海开创的“柔性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想法,增加了人们的选择权。(记者 蒋蕴 通讯员 罗倩影)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