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人民币或重回“慢车道”

日期:2010/09/29|点击:7

    “别老拿我和别人比较,不是我喜欢标新立异,我只是对一成不变不敢苟同。你们为我安排的路,总是让我迷路......90后这个群体的复杂性引来诸多争议,90后有着他们的宣言。90后没有关于过去几十年改革和变动的苦痛记忆,却经历着这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社会的宽容度将为90后的成功和多样化选择提供土壤,毕竟这是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

    1990年代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年代,尤其在中国,各种从未想象过的事物竞相涌现。在这个十年的伊始,上海浦东有了证券交易所,深圳罗湖有了麦当劳,人们穿行的步伐越来越显得紧凑。

    出生在此后的婴儿们,无疑活在变化的时代中。90后没有关于过去几十年改革和变动的苦痛记忆,却经历着这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

    90后的婴儿懂事后,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的丰盈。互联网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他们的成长历程。纽约的少年和北京的学生通过互联网发现他们的经历是相似的,然后他们通过各种符号交流着,毫无障碍。在当今世界,我们对日新月异的突破已经习以为常,只有90后一直在让长辈们瞠目结舌——伪娘、PS自拍照、火星文、脑残……网络上流行的新词一次次被90后刷新。

    除了诸多带有负面色彩的形容词之外,他们自信、独立、有主见,忠实地面对自己的欲望,对自己的未来更有规划。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出生于1990年后的人口为2.64亿,而当中,在校生约有1亿。9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逐步迈入18岁成人的行列,他们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进入社会,甚至已经小有成绩。如同他们的前辈,90后在他们的青春期急于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承认,期望以群体亮相的方式宣告他们已经长大。

    面对这个群体的复杂性,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为这群年轻人冠名。为了方便称呼,我们只好笼统地在他们那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上贴上一个“90后”的小标签。对此,他们好像倒不太在乎,反正世界总归是他们的。未来,从来都是让年轻人着迷,让年长者畏惧。

更“懂事”的90后父母

    1977,张育航上小学五年级,他在绿色塑料皮的小本子上写道:

    220日。今天,爸爸给我借来《草原的早晨》这本长篇小说。其中一段最使我感动,为了宣传,两名技术员不顾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坐在几十米高的铁炉上,把宣传标语挂在了炉上。他们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比如我有时不会做算术,就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一定要学好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贡献一份立()量。

    2009,张育航的儿子张达星上初二,他在自己的QQ空间博客上转帖了自己欣赏的几句话: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青春就像卫生纸,看着挺多的,用着用着就不够了。

    张育航虽然不解儿子所推崇的所谓“人生教条”,但比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他也觉得儿子的确更有想法。

    张育航认为,身为90后父母的60,是更宽容的一代。“比如我,没有下乡的知青经历,又赶上恢复高考,上了大学,当了公务员。没什么大起大落的经历,牢骚自然少,无论在单位还是在朋友面前,我们都比较务实,而不是像我们的哥哥姐姐那样,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