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2010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市长论坛闭幕

日期:2010/08/15|点击:7

在沉寂3年之后,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一职再次高调回归公众视线。商务部网站16日公布,经中央批准,商务部设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1名、副代表2名。日前,国务院任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并非新生事物,2004年为适应入世后的谈判需要,国务院在商务部下设立了该机构。此后在第二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磋商中,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一职务却很快淡出公众视野,记者昨日登录其官方网站,发现最后更新是在200710月。

此番“代表”归来,给人“天降大任”的感觉。虽然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还是由原先的高虎城担任,但这一职务的行政级别已从先前的 “副部级”升格为“正部级”,而贸易谈判副代表的人数也从先前的1名增至2名。此外,贸易谈判代表的职责范围也明显扩大,从此前主要负责对外谈判的政策研究、业务协调、法律咨询等,扩充至如今负责对外经贸领域的重大多边、双边谈判工作,协调国内谈判立场并被授予签署有关文件的权力。至于此后商务部与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之间的关系,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告诉记者,在对外谈判与国内协调时,使用后者名义对外开展工作。

对于此次国际贸易谈判代表的升格扩权,专家表示,此举有利于我国在贸易谈判中发出“同一个声音”,在我国,涉及对外贸易的部委不少,除了商务部主要负责之外,发改委负责能源贸易,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贸易。这些部委间的有效协调十分必要,而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在其中就起到了沟通平台的作用。此外,以往我国遇到重大谈判时通常临时组建谈判小组,这种方式难免造成职责模糊、协调不利,而有一个常设机构能一定程度改变这一局面。

此外,与国际对等惯例接轨也是决策层考虑的因素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就认为,美欧等西方国家都有国际贸易谈判代表,而中国这次设立正部级的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可以避免未来谈判过程中级别不对称、权威性不足的问题。

当然,当前频发的贸易摩擦更显现设立这一职务的必要性。据统计,2009年涉及我国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超百起,涉案金额约120亿美元,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指控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指控占全球75%。因此,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认为,重设贸易谈判代表,依靠专业化的队伍和健全的机构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贸易和投资过程中的权益确有必要。对此,姚坚也表示,“通过设立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商务部希望能够更好维护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正当权利”。(驻京记者洪俊杰 本报记者安峥)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