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救救我们回国吧。”不久前, 105名在利比亚务工的中国工人在环球网报料台( baoliao.huanqiu. com)发出求救信,称自己被国内一家建筑公司带到利比亚务工,没想到工资被克扣,工作生活条件恶劣。很多人怀疑自己是被骗来做“黑工”,希望获得外界帮助,尽快回国。
求救信写道:“帮忙救救我们回国吧,我们受尽了非人道的苦难,感受不到一点关爱和心理的慰藉。我们想念家里的父母和妻儿,想念祖国的关爱和祖国同胞们的热情,不要抛弃我们这帮被骗在海外工作的民工。”
《环球时报》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这些中国工人的代表小陈。小陈告诉记者,包括他本人在内的105名中国工人今年6月被广西柳州国胜建筑有限公司带到利比亚甘特市的太哈俩小区务工。出发前,公司承诺每名工人可拿到5000元月薪。可是上个月他们仅拿到“1000多一点”。公司还在出行前后向他们每人征收共计 1.4万元押金,这使得工人们“根本没钱寄回家”。
小陈说,求救信是多名工友一起写的。他们不仅拿到的工资少,所在的利比亚甘特市太哈俩小区工地的饮食、医疗条件也很差。工人们每天吃的都是同样的食物,缺少蔬菜和油,喝的水也是浑浊的。很多人因为吃了不干净食物或是在炎热天气下干活而生了病,但缺医少药。有的工人两个月就瘦了近10公斤。
小陈透露,工人们因为不满公司的行为,进行了长达数日的停工,之后有两名带头停工者被公司叫来的警察抓走,被关押了48小时。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无法向当地警察申辩。按照工人们的说法,公司多次要求工人们不准停工,并对他们进行监视。小陈还说,他们这些人当初来利比亚时,公司给他们办的是“旅游签证”,来之前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培训。很多人据此怀疑自己是被骗来做“黑工”。对于工人的说法,广西柳州国胜建筑有限公司一名经办人9日晚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回应说,安排工人去利比亚的整个程序是合理合法的,公司收取的押金金额没有那么夸张。工人住宿的房屋都是当地工地统一搭建的板房,伙食费也一视同仁。随队都配有医生。至于最有争议的工资问题,这名经办人表示,由于工人正式工作时间还未满一个月,工程量还没结算,因此不能说现在给的工资少一些就是克扣。目前纠纷已经解决,工人情绪稳定。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由国胜公司外包,项目的总承包商是水利水电四局。《环球时报》记者9日未能联系上水电四局。
中国驻利比亚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马少义8 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使馆在密切关注此事。他说,使馆方面可以尽量协调工人与建筑公司的关系,但由于双方有劳动协议在先,所以他们之间产生的摩擦属于“内部矛盾”,最佳解决方案是让工人与公司进行协商。马少义表示,部分工人采取停工、闹事等过激手段申诉,并不恰当。虽然使馆会尽量保护工人这一弱势群体,但也要尊重当地法律。马少义告诉记者,目前有1000多名中国工人在水电四局利比亚项目务工。由于工地邻近沙漠,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工人认为与预期的待遇反差过大,不能满足之前合同中规定的薪酬。
上海社科院掌者赵国军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海外业务不断发展,工人在海外遇到纠纷的情况越来越多。在签合同前,工人应尽量对所去国情况和企业情况有所了解,不能被所谓的“高薪”迷惑。在为自己维权时,也要遵守当地法律,不能情绪过激。”(王欣 王跃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