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里曾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国家退耕还林示范县。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再次引来全国关注的视线――今年,该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全民免费教育,并且学生全部实施寄宿制。据悉,自2007年以来,吴起县在教育上累计投入已达8.5亿元。
这里曾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国家退耕还林示范县。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再次引来全国关注的视线――今年,该县将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从学前到高中的全民免费教育,并且学生全部实施寄宿制。据悉,自2007年以来,吴起县在教育上累计投入已达8.5亿元。
财政收入“猛涨” 农民如何受益
吴起县宣传部副部长闫文学告诉记者,1992年,吴起的地方财政收入仅有402万元,是个全国贫困县。不过,大规模的石油开采为当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据了解,从2003年开始,吴起县的石油开采量就以每年30万吨的速度递增。与之相对应的是财政收入的不断攀升。2006年,其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3亿元,成为陕西首个地方财政超10亿元的县。
但全县农民却没有因此受益,收入水平不及全国百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县委书记冯振东经过40多天调研后,发现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劳动力是普通务工人员收入的1.86倍,而从事商业及服务业的外出劳动力是普通务工人员收入的7.7倍,贫富差距十分悬殊。
“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难长久”。闫文学介绍说,随着全县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群众上学难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高中、大学阶段的高收费成为制约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瓶颈。
针对这一突出矛盾,吴起县从2007年秋季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对小学至高中的所有学生实行五免一补,即免除杂费、课本费、住宿费、取暖费、信息费,并补贴寄宿学生生活费――小学与学前班2元/日/人,初中3元/日/人,高中1.5元/日/人,一学期以125天计。另外,当地还面向全国招聘名特优教师,开出的条件十分优厚:年薪10万元―15万元,分配120平米住房,并解决家属工作。
吴起还将全县158所农村小学一次性撤并,农村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实行寄宿制。随后,当地投资5亿多元,新建、改扩建了12所中小学校,并按照教育部部颁一类标准,配置了一流的教学设备。该县还启动了“人人技能工程”――先后对1.5万人进行了技能培训,花费了1800万元。
而此次的全民免费教育,则是此前一系列行动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思路值得提倡 可复制性有待检验
对于吴起县的这一重大民生举措,专家表示非常值得称赞,但就像神木县的全民免费医疗一样,其究竟有多大的可复制性还有待实践检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钟祥财表示:一个地区的社会建设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而科学的社会建设又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动力。
“吴起依靠近年来石油开发获得的收益,用比较优越的条件吸引教师,注资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这里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吴起县能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全民享受的社会公共产品,从而使一个地区的发展更为和谐,更为老百姓所认同。这在当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其次,吴起的举措也体现了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前瞻性。“把教育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正程度的公共产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追求起点的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平均,这是现代社会治理公认的准则。”钟祥财认为,吴起的做法正是贯彻了公共产品的这一精神。
此外,“吴起的案例同样提示我们,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多样性,提倡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模式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在资源禀赋、竞争态势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性,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考验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