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重视教育的中国父母送孩子上课外补习班,是为了给子女在将来残酷的大学考试中助上一臂之力。不过,实际情况可能不仅如此。
对于那些父母都要上班的双职工家庭来说,课外补习班——无论是侧重学业、艺术还是体育的,往往成为最方便的“托儿所”。上海的上班族母亲杜咏梅(音译)说:“城市生活节奏很快,父母没时间照看孩子。随着生活条件和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人喜欢把孩子送到课外辅导老师那里。”
在中国,孩子放学后一般由家里的长辈照看。不过,如果长辈去世、年纪太大或生活的地方太远,这就行不通了。还有的父母面临另一个问题:他们觉得由家里的老人照看会把孩子惯坏。
这些只是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入补习班的部分原因,而大多数人认为父母这样做,会让孩子有机会考上更好的大学。“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考试的社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何轩说,“所以家长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如果不这样,他们会觉得不负责任。”
这种现象在其他亚洲国家,特别是日本和韩国,也十分普遍。在日韩,所谓的“填鸭学校”中严酷的补习班,往往成为一个孩子小学教育的一部分。这种“填鸭式”教育也有实际的原因。因为升学考试往往决定学生能上什么大学,而大学的选择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不过,面临激烈竞争压力的不仅仅是孩子。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社会学家徐安琪表示,中国的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父母们不得不长时间地工作。
她表示,在美国和日本,一般父母会有一人辞职负责抚养孩子,但中国父母无力这样做。一些父母选择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或雇用保姆。由于学校竞争激烈,家长们更宁愿把孩子交给课外辅导教师。“家长都很忙,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徐说,“他们想要孩子既得到照顾,又受到良好的教育。”(美国麦克拉奇报业6月28日 作者Tamara Conrad:译者 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