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行的第六期上海社科院信息沟通会上,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专家们认为,鉴于经济复苏尚需巩固,在人民币升值后,经济复苏更需要稳定的利率环境,年内或许不会再加息。
年内加息可能性不大
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知名学者瞿世镜在昨日讲座中谈及人民币汇率时指出,美国政府数年来已经意识到出口的重要性,他呼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GDP增长了多少,而应该注重经济模式的转型。
“年内加息可能性不大。”《2010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泠一博士直言,在宏观经济状况尚未完全稳定,各制造行业初步回暖的大前提下,今年可能不会有加息的动作。
“一方面,加息并非宏观调控的唯一方式,各项财政和货币政策,例如合理调整税收等,也在积极进行中;另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正逢起步阶段,中国还需要稳定的利率作为发展基础。”而以历史经验看,也罕有在同一年中同时调整汇率和利率。
在谈到通胀压力及目前的农产品市场时,王泠一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发现近期生活必需的农产品其实已经出现回调,而主要通货商品:米、面、油、蛋、肉类都在市场良性运作范围内,不必过于担忧,更不要被人为炒作所蒙蔽。
人民币或成亚太主角
对于汇改可能引起的人民币升值问题,王泠一认为,正在全球市场不断推广的人民币结算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平缓升值的副作用,包括进出口贸易需求。
他表示,许多进出口企业,尤其是江浙一带,和当地货币利率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有交易往来,如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他们特欢迎进行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亚太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虽然目前亚洲的第一主角还是日元,但在‘十二五’期间,人民币很可能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王泠一透露,二十国峰会上会对人民币结算机制进行商谈,除金砖四国以外,欧美的态度是关键因素之一。尽管如此,人民币要达到国际化必须先在亚太区内进行扩展,与其他具备升值可能的国家货币之间发展更紧密的联系。(记者崔烨实习生孙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