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乔兆红《上海商会与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

日期:2010/05/18|点击:4

[摘要]:对上海和兰州城乡2200个样本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被访的家庭性别角色态度不仅与一些欧美和亚洲国家的平等趋向不同,反而呈现刻板化态势。从宏观的社会、历史缘由分析,这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期妇女的全员就业、连续就业减少、就业难度增加的延伸;社会竞争激烈和工作压力增大也成为男外女内传统分工回潮的推力;学界对计划经济时期“男女都一样”批评的矫枉过正也具误导作用;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定型化模式的复制和传播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控制着受众。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了文化规范论对性别角色态度具有最为重要的影响,敌意的性别歧视如贬损女性工作能力和效率者更易合理化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善意的偏见即首肯两性间的浪漫关系,以及夫妻在经济和日常生活中依赖、互补性较强的被访,也有更大的概率赞成性别分工定型化。

 

[关键词]:家庭性别分工  角色态度  刻板化  宏观社会原因  微观影响因素

 

原载:《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2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