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在文化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日期:2010/05/17|点击:44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内容。利用文化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城市的战略选择。上海是中外文化的汇集点,素以东西文化交流中心而著称。新形势下,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对于城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至关重要。

切实扩大文化产品输出

文化作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文化信息和文化交流不对称,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市场不平衡和主动权丧失问题。例如,在出版业上,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与欧美的逆差达到了100:1以上;在影视业上,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出口则屈指可数;在演出业上,上海2005年引进演出和派出项目间的贸易逆差就已达到3000万元。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损害了国家利益,更阻碍了理念和精神的传递,不利于世人客观全面认识中国。

应当承认,长期以来,我们未能出台明确、完善的国际文化交流措施,国内文化企业也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建设薄弱。同时,文化传播与交流意识和手段落后于国际潮流,很难以商业化的手段,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必须虚心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切实扩大文化产品输出,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正视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融合于民族性格内,渗透在国家意志之中。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放松对外宣传,相反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对外宣传地位,把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因素放在与经济、军事同等重要的地位。向世界推销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是文化霸权的主要表现和重要内容。在此情形下,必须正视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核心价值观竞争问题。

事实上,面对社会结构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塑造出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立足于尊重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多样的基础上,从人民认可、国际认同的和谐文化理念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引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影响力。

提升文化贸易规模和质量

蓬勃发展、潜力巨大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文化贸易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既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文化主权的重要领域。对外文化贸易量的规模和质的占有,是文化发展现代化程度的反映。多大程度上占有国际文化市场,多大程度上吸纳国际文化资金来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地位和综合实力的标志。

新形势下,有必要为我们的文化产业争取更高的国际贸易待遇,努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赢得战略主动权。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外文化开放的特殊性,充分利用“文化例外”原则,维护文化主权,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崛起争取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上海要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应当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扩大市场份额,积极获取国际资本。为此,既要善于引进来,更要大胆走出去;不仅要善于引进资金和产品,更要善于引进国际惯例和共同规则,充分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文化产业,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