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2010年首次会议聚焦政策走向
继续扩大出口还是平衡贸易摩擦
目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消除国际贸易不平衡为由,要求中国政府重估人民币币值并升值,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中国是否在此时需要为了平衡国际贸易摩擦而使人民币升值,还是继续保持扩大出口的战略?
对此,
一方面,今年我们要靠出口弥补投资的下降,以维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需要保持汇率的稳定;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又需要收缩流动性。政策走向同样面临“两难”窘境。
专家大多认为,无论是公开的持续小幅升值还是一步到位式的大幅升值均不可取。前者将使市场形成对政策的预期从而采取预先防范,使得经济产生持续性波动;后者则会对中国经济形成猛烈冲击。考虑到这些后果,专家们对升值方式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张幼文主张选择时机,在市场还未形成预期的时候突然升值;
通胀高低如何判断也有点难
如何衡量通货膨胀,成为中国目前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针对当前的通胀形势,一些专家认为应当对当前的通货膨胀给予充分重视,以避免基本消费品上涨对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的影响;另一些专家则认为目前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一定幅度的温和通胀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一些专家认为,衡量是否通货膨胀不能只盯住CPI。如果只盯住CPI,目前并不存在通胀问题,因为CPI中重要因素是粮食价格,而粮食价格低估,导致CPI被低估。目前,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房地产价格并没有放在CPI体系中。如果将房地产价格考虑在内,中国事实上已经是长期负利率了。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物价上涨水平,中国应当更多地关注PPI变动幅度,同时更多地关注物价上涨的环比变化。
不可回避地,房地产也成为此次圆桌会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在供给方面,
在需求方面,张幼文和华民认为房地产价格是需求方驱动型,物业税和遗产税的开征能够起到调节作用。但是突然开征这些税种可能会对市场形成较大冲击,因此可以通过给出诸如物业税、遗产税等的开征时间表,通过这种方式向公众发布信号,为政策的实施提供缓冲期。专家还建议应减少对“二套房”的贷款支持,并提高“二套房”的贷款利率。
在价格调节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