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沪港之争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上海去年GDP总值高达2183亿美元,而香港则为2107亿美元,这似乎进一步强化了“上海乐观派”的看法。但是在高兴之余,也有必要清醒意识到,超越香港并不代表一切。
首先,正如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接受传媒访问时所说,上海的超越其实有时机因素,包括金融危机给香港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上海则得益于中央振兴经济的配套措施,还有世博会等。在此消彼长之下,上海才得以以76亿美元的微弱优势胜出。
其次,上海人口是香港的三倍,香港的人均所得仍远高于上海。 2008年香港人均GDP接近3. 1万美元,上海则刚刚跨越1万美元大关。如我们所知,人均GDP比整体GDP更能准确地衡量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个综合国力的说法,意思是指一个国家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既包含自然和物质方面的硬实力,也包括精神、制度及文化等方面的软实力。但有一点往往为人所忽略,就是硬实力与软实力之间其实是相乘的关系,而不是相加。由于两者发挥的功能不同,它们之间并不能相互替代。若只有硬实力,而无软实力的配合,一个国家永远无法成为国际性大国。反之亦然。
在某种程度上,综合国力理论也可以套在城市之间的综合实力比较上。建设一座现代化大城市,除了要有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硬件外,也涉及到城市环境、发展格局、经营管理、市民文明等软件。所以几年前,广东整体GDP早就超越香港,但没人敢说广东的综合实力比香港强,就是这个缘故。
由于历史、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原因,目前上海的城市软实力逊于香港。香港在法制、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仍领先上海。在未来一段日子,上海可以加快学习香港的软实力优点,以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城市综合实力。而香港一方,则可以利用上海发展经济所带来的机遇,增加自己的硬实力,从而达到双赢局面。 (作者系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
来源: 新闻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