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老公情迷网上"偷菜" 老婆怀孕也不管不问

日期:2009/11/23|点击:22

本报讯以“打造世界一流财经频道”为目标,央视财经频道昨天在沪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合作举办座谈会,邀沪上财经学者、企业代表以及社会各界观众同席座谈,建言献策。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领导出席。

央视二套节目今年824日起由经济频道改为财经频道。改版后的财经频道如何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实现“以最专业内容服务最普通百姓”的目标?上海各界人士给出了真知灼见。

传播中国声音引导理性分析

主流媒体财经报道的使命感、导向性和话语权,在座谈会上被频频提及。复旦大学教授张晖明用“全球视野、中国利益、大众立场”表达了他对央视财经频道的希冀。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赵晓雷则指出,央视财经频道要引领整个中国的民族思维向理性化发展,要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利益。

要完成这样的使命,赵晓雷认为,财经频道的态度应该是理性的,例如在如何看待外汇储备、收入分配、房产市场、贸易摩擦等热点话题上,要引导公众进行理性分析,编导人员的素质也要提高,不能轻易为部分社会观点所裹挟,造成误导。

张晖明强调,选对专家才能体现媒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有的媒体盯住一些具有强大市场势力的投资机构专家,但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媒体不能被利用。”解放日报经济部资深财经评论员叶檀提出,央视财经频道需要一个独立的智库。

节目要有交锋让受众有思考

上海海关学院副院长石良平教授指出,不同的社会层面、利益群体,看待同一个经济问题的观点和立场都不一样,“偏听则暗”,应在一个节目中让不同的观点交锋,在碰撞中让受众学会自己思考。

上海家化副总经理王茁也有同感:“每晚有一场‘脑力拳击赛’,财经频道可能更好看。”他还诙谐地指出:“央视的财经频道似乎还缺少一个‘女左安龙’。”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刘熀松也赞同脑力激荡,因为对未来的预测要审慎,财经频道不能轻下结论。他建议围绕重大经济政策、重大热点难点,花20分钟好好辩论一番,让观众自己去思考。没结论并不意味着没立场,刘熀松指出:“媒体应有自己的价值观,财经频道要有自己的财经哲学,这是核心的东西。”

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解读政策

消息的及时、迅速,在专业观众眼中,是衡量财经频道水平高下的重要指标。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提到,重大的财经新闻和重要政策要第一时间滚动播出,可以很短,但要讲到关键问题。

凯石投资基金公司总经理陈继武也很看重财经媒体的及时反应能力,他建议增加对即时新闻的插播,让受众第一时间得到最新鲜的“猛料”。为此,要注意把有限的电视屏幕充分加以利用,信息量要饱满。

权威性是央视财经的另一条生命线。青年新闻工作者代表丁波提出,在政策性新闻的解读上,央视财经频道有优势,要让相关政府官员开口,第一时间发布重大政策新闻。

东方明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志勇指出,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都可以作为财经频道内容发布的延伸。郁金香传媒有限公司总监陈建平对此进一步指出,具体如何有效传播,还要研究受众的习惯和喜好。(记者杨群)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2009-11-22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