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27国民众质疑资本主义 BBC民调显示,51%的人认为资本主义系统需要变革

日期:2009/11/13|点击:31

明天,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开幕。由于今年是APEC成立20周年,除了就当下的经济形势进行探讨外,回顾20年历程,展望未来发展之路,无疑也是这次会议值得深思的课题。

20年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APEC成立20年来,为推进本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具体落实和推进一些愿景目标上,APEC可谓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以“茂物目标”的设立、推进为例,1994年第二次APEC峰会提出“茂物目标”,规定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在翌年的大阪会议上,通过《大阪行动议程》将茂物目标具体化。1996年的马尼拉峰会又将各国的单边行动计划汇总形成并通过了落实茂物目标的《马尼拉行动计划》。今年的APEC会议又将迎来茂物目标第一个达标年,会取得哪些成果也值得期待。

同时,APEC在组织的精神理念、氛围营造上也颇有新意,其所倡导的“大家庭”精神是其他组织所没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96年的峰会上,中国领导人提出了“APEC方式”,并主张根据“APEC方式”来深化大家庭精神。所谓“APEC方式”是指,承认多样化、允许灵活性和渐进性、遵循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原则、集体制定战略目标,各成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路线图。

“这些都是APEC取得的重要的战略性成果。‘APEC方式’的提出符合时代脉搏,更是中国软实力的鲜明表征;‘茂物目标’的设立使APEC起到了战略导航作用,从战略上为亚太地区未来合作指明方向。”中国前APEC高官王嵎生如是评价。

发展面临新课题

20年的成长就像一个人,经历一个从稚嫩到成熟的过程。APEC既有过创立之初的稚嫩,也体验过1993年到1996年发展黄金期的辉煌。

近几年来,除了要抵御来自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等地区合作机制带来的巨大压力外,随着亚太范围内的一些次区域合作机制如10+110+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APEC也感到了“后生可畏”。特别是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上台后重提“东亚共同体”构想,APEC某些成员则提出建立“亚太共同体”,这些都给APEC机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国在此次会议前曾表示,希望在推进APEC改革和机制建设上取得成果,即提高合作效率,增强合作活力,不断提升APEC的作用和影响。那么,本次峰会在APEC发展史上将具有什么特殊意义?

“这次会议对于APEC而言将是个转折点,会决定其进与退、兴与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亚太研究中心主任沈世顺说,如果APEC在地区整合上迟迟不见进展,那么其未来的发展将很难深入下去。不过,他同时表示,10+110+3等机制与APEC并不矛盾,也不应被割裂,如果次区域合作搞好了,内部自由贸易区建好了,APEC不但不会被削弱,对其发展反而是个贡献。

王嵎生认为,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把现有的各种区域合作机制做好、做扎实,这样,无论是东亚共同体、亚太自贸区还是亚太共同体都会水到渠成。

不过,上海社科院APEC研究中心主任蔡鹏鸿却有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此次新加坡会议对APEC本身的发展,可能不会有大的动作,所能做的只是坚持组织机制的审议或调整,进一步发挥秘书处的功能,进一步深化合作。

立身之本不能忘

G8G20影响力的此消彼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组织机制的兴衰史。因此,如何保有长久的生命力、做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APEC下一个20年面前的重要命题。

专家建议,尽管20年的历练已使APEC成熟不少,从议题涵盖面的拓宽上就可见一斑,但依然不能偏离经济合作、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这一基本方向,它是APEC的立身之本。

APEC应适当适应时代变迁,切准时代脉搏,并不断深化大家庭精神,在战略上继续引领方向。从当前来说,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要求发达国家毫不含糊地完成茂物目标是重点。”王嵎生说。沈世顺也强调,APEC还是要立足于本地区,敏锐地与本地区的切身利益和所关心的问题相契合,才能增加APEC的魅力。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2009-11-13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