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体制创新助推决策咨询新思维

日期:2009/10/29|点击:11

2009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说,实景演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的理念。

第一,要把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新很好地结合起来。广西有很多非常好的资源,像民歌、民俗、山水、圣地等等,但是仅有这些原生态的初级资源,还不能构成优秀的演出项目。因此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印象·刘三姐》终于从原来的资源层面上升到文化创新的层面,从而结出了一颗影响全国乃至影响世界的实景场景演出成果。

第二,环境与创意的结合。《印象·刘三姐》在开始之初及就得到了广西文化厅和当地政府面的支持,在对前景还没有非常大的把握的情况下,坚决鼓励梅帅元先生率领团队杀开一条血路,走出一条新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要创新,比如说它催生了中国第一个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一批批地招收贫困地区的少年,一方面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另一方让他们参与《印象·刘三姐》的演出;比如说它开创性地吸收了当地的农民和渔民参加演出,并组织培训,建立演出团体和演出工会。所有这些,使得《印象·刘三姐》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意项目。

第三,文化产业或者创意产业一定要有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要瞄准市场,这是问题的关键。当人们看到《印象·刘三姐》的辉煌和鲜花的时候,有谁知道为建立这个商业模式所承受的风险?《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不但是创意的成功、文化的成功、艺术的成功,也是商业的成功、市场的成功,而且这个市场不仅是本地市场,是中国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市场。许多外国观众在观看时都哭了,《印象·刘三姐》所表现出来的美,超越了国界,超越了种族,超越了宗教。

最后,《印象·刘三姐》的成功还在于打造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印象·刘三姐》自首演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治安、生态、票务、商业等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证了这个项目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效益也在不断攀升。可以预计,《印象·刘三姐》至少还有十年的辉煌期,并有可能打造成为像《猫》、《妈妈咪亚》这样可以演出几十年、具有世界影响的经典剧目。要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的长期努力。(完)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20091028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