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

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召开

日期:2009/09/21|点击:25

“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召开

2009915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小礼堂,为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三十周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学位办共同举办的“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机制研讨会”召开。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市教委副主任王奇,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四川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学国和黑龙江、湖北、广东等地方社科院的领导专家参加了会议;我院各所(中心)的领导和导师、研究生代表出席了会议。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主持会议。

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在发言中表示: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谈到社科院智库型研究生培养时,王院长认为我们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摆脱旧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束缚,大胆尝试应用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及时更新课程上,要反映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难点问题。利用社科院的优势,以课题为导向,充分重视研究生的能力培养;社科院研究生的培养,要形成我们的特色,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社科院智库的优势,在专、精、特、优上下功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世伟在发言中表示:“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这个研讨会主体非常好,在推进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过程当中,社科院承担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可以说它是我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上海社科院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办院目标,这可能是对应用研究一个很精辟的概括。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既有相通之处,但是更存在着很多自己的特点。作为社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它应该区别于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它主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的探索,以及在实践当中怎么归纳出行之有效的培养体制和培养机制。市学位办副主任王奇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上海整体的研究生招生、培养、数量和未来发展目标。并就上海整体的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的看法。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华认为:社科院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社科院建设智库的定位联系比较紧密。社科院的教育非常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都有比较大比例的学生参与讨论。这是培养应用性和特殊性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当中,研究生怎么参与导师的课题,怎么深入社会调查,社科院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社科院实行开放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当中,特别关键的事实上是交叉学科,理论前沿,这方面社科院也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范国睿从体制转变、思路转变、培养模式变革、社会需求等方面探讨了社会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四川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认为:“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培养机制”这个主题比较具有战略性,社科院必须是开放性的社科院,必须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与实务部门进行结合。应用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很大问题,需要不断地来探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一条道路,为社科院的发展走出一条道路,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学国从中国社科院培养研究生的感想出发,提出社科院研究生的培养要面向社会和国家需要,注重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部门所所长杨建文、法学所所长顾肖荣、导师代表徐觉哉等都就如何培养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谈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自己工作部门的特点以及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我们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互动良好。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在总结中认为,研讨会达到了预期目的,社科院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要看到困难和不足,经过研讨,在社会科学应用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路径、机制和努力的方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更多相关图片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