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9月10日消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临,为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对1300多位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后发现,只有16%的家长表示就算家中有孩子在读书也不给老师送实体礼物,三成市民表示肯定要送礼,其他的人表示“看情况”。
16%市民坚持不给孩子老师送礼
在教师节,你是否会给当年教过自己的老师送礼?有两成白领表示,肯定会送。不过也有许多人表示“
不过,当问到“如果您家中有孩子在读书,您会给老师送礼吗?”时,30.65%受访者表示会送,半数表示“看情况”,只有16%的市民表示,就算孩子在读书也不给老师送礼物,大部分市民表示,将看情况送礼。一位周姓的家长坦言,送礼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意愿。”只要有家长送礼被知道,其他家长也会纷纷效仿的,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
若送礼价值50-200元最多
如果准备送教师礼物,您准备送多少价值?在市民信箱的相关调查中,表示准备送以50到200元礼物的受访者最多,占到了40.26%;送50元以下的和200-500元的受访者数量相当,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8%和27%。记者在投票中发现,甚至有19位市民表示将送价值1000元以上的礼物给老师。
六成认为有成就是好礼物
孩子的老师不止一个,若要送礼是否要一视同仁?调查显示,26.87%受访者表示,如果是对自己孩子特
“其实在我心目中,给老师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将来有成就。”在调查中,58%的受访者同意这个观点。超过半数的市民都认为老师并不在乎礼物轻重,仅有12%觉得给老师的最好礼物是物质方面的礼品。
认真负责的老师印象最深
在您的记忆中,老师的哪些特点给您留下深刻印象?77%受访者认为,教书认真、对学生认真负责最重要。超半数调查者认为风趣、幽默性格开朗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老师较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学识渊博、有人格魅力也位居前列。
热议
网友晒送礼清单引热议
在网帖《晒晒我这两年教师节送礼清单》中,发帖者详细地晒出了去年和今年他在教师节送礼的情况,比如2008年,送了教导主任1000元商场代金卡;送了班主任汉王手写板一块,送了英语老师500元商场代金卡。并在文末感慨“两年下来,我送礼的花费近万元。”帖子一上网,被迅速转载。
送啥礼成部分家长心病
“教师节送啥礼都成了我的心病了。”许多家长表示送礼也是无奈之举,不少人坦陈教师节送礼是“潜规则”,“大家都送,你不送有可能被老师忽视”。
做汽车生意的
在采访中,多数家长都表示会在教
有些家长的确送礼很勤
上海某重点小学的班主
“不过像帖子中那样连教导主任也想到的家长是凤毛麟角。这也太周到了吧!”在徐汇区某小学任教的语文老师乔女士告诉记者。
【老师】喜欢价格不高、有意义的礼物
可贵重的礼物并不一定会得到老师的青睐。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老师,他们均表示在教师节收到学生的礼物很开心,比起收到家长送的昂贵的礼品,他们更希望学生们送一些价格不高、有意义的礼物。钟山中学的一位老师就说,他印象最深的教师节礼物就是一块普通的毛巾。“我人胖,一到热天,一堂课下来常常汗如雨下,班上一个心细的女生就送了快毛巾给我,让我至今难忘。”
【专家观点】
送礼是尊重,而非一种交易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卢汉龙认为,“礼尚往来”是中国人的传统,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礼也是尊师重教的一种表现形式,不铺张地送点小礼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礼便成为了收礼人的一种负担,像
“其实老师并不会看重形式,看重的是送礼这一行为本身。”卢汉龙说,也许部分家长送礼的所谓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但是想通过金钱来“买”特殊待遇是完全错误的。这样做不仅失去了送礼本身的意义,还会对孩子教育产生不良影响。“其实送礼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贺卡之类的小东西也可以,送礼主要是对老师尊重的表现形式,不能把他变成一种交易。家长送礼应该注意适当、适量和有限。”
【网友观点】
希望家委会发挥应有作用
网友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