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上海符合条件者生二胎非新政策 没有奖励措施

日期:2009/07/26|点击:4

知名学者蒯大申的名片上印着两个头衔: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主任。

熟悉社科院的人知道,社科院的科研部门由15个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所组成。文学所自然是研究文学的,评估中心又是怎样的科研机构呢?

蒯大申说,与研究所不同,院属中心是相对独立的研究部门,是聚焦上海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实践导向性课题,采用柔性人才机制、灵活经费机制等的科研单元。他透露,伴随着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大投入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必然需求的出现,公共财政的绩效评估就显得非常关键。这种评估需要通过具有专业水平的第三方机构来实施,不能单纯依靠行政评估。于是,就萌生了和志同道合的同事们一同开创这个中心的构想。

但是,限制仍然存在。蒯大申侧重于研究城市和社区文化,对于投资回报、财政预算等新发展要素的研究,并不十分熟悉。而开展绩效评估,必须借重其他学科高手的智慧。以怎样的机制来形成人才合力呢?中心挂牌后,这个问题自然地解决了。作为院属中心,评估中心不仅能直接对外对接政府需求,还能十分灵活地在院内组织跨所、跨学科的人员做课题。例如,开展公共文化事业投资评估课题时,中心以柔性组合的方式,邀请部门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专攻计量分析、设计指标体系,邀请文学所的学者研判文化事业的社会价值,邀请社会学所的学者操刀实证调研,等等。而在原来的体制框架下,要一下子汇聚这么多学科的学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上海社科院,像蒯大申这样身兼两职的科研成员还有很多。

院内兼职,既能灵活地形成跨学科跨部门的合力,更加贴近城市转型发展对理论应用的需求,培养院内的特色学科和特色人才,还能帮助年轻学者触摸城市发展脉动、熟悉课题调研套路,等等。于是,大家形象地把院属中心称作“体制外的动力机”。

一些应用性很强的院属研究中心成立后,不仅打破了院内学科之间的壁垒,也打破了院内外交流的“围墙”。“一流的智库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办院、开门办院的原则,成立研究中心就是坚持开门办院的集中体现。上海社科院从建设新智库的要求出发,与三个民主党派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等合作建立合作研究中心,更好地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和服务;与重要产业、大型国有企业的合作,则有助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近社会和实践,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新的路径。与上汽集团合作建立的汽车研究中心,既可为上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培养了一批院内汽车战略研究专家和人才,补充了我院的科研资源。”社科院科研处处长权衡如此评估最近一个时期研究中心的绩效。

院属研究中心是社科院一项促进“智库”建设的重大抓手。在“学实活动”期间,社科院集中对于院内25个院属中心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发现,很多无行政级别、无人员编制、无经费投入、无额外固定办公场所的“虚”中心,却实实在在地创造出有高质量成果、有科研活力、有“练兵”效果、有社会影响力的可喜局面。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荣华说,鼓励和发展课题导向型的院属研究中心,并不是说现有有固定人员编制的研究所制度的价值削弱了。研究所仍是社科院的实力重镇。例如,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所内固定的科研人员长期搞基础研究、潜心作学术学问,就是不行的。但在应用性、服务性、咨询性强的领域以及特定的新学科领域,原有的机制有时就显得不够灵活。研究所是存量,研究中心是增量。要让两者形成互补、进而互相促进的局面,还要充分发挥中心的流量功能,在流动中实现增值。

上海创意产业、新能源产业等初现萌芽,它们是否具备带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潜力?怎样理性解答政府职能转变引发的新课题?王荣华认为,实际发展对理论研究与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就提出,要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智库”,其目的就是要打造社科院一流的政府服务和咨询功能。院属研究中心,就是一个应运而生和具有巨大潜力的平台。

目前,院属研究中心的做法,仍在探索和完善的进程中。院内众多学者期待着,这一“无中生有”、“虚中有实”的机制,能够搅活一池春水,进一步增强社科院的科研活力。

 

来源:上海市政府网站 200989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