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中美日韩学者讨论东亚热点

日期:2009/06/19|点击: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当前,尽管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仍在加深,经济回升基础仍不够稳固,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也充分表明了中央保增长的决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如是称。

去年11月,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为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重新定下基调,一改实施数年的稳健财政政策和实行不到一年的从紧货币政策,转而首次将货币政策表述为“适度宽松”,重新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宏观调控中首次出现“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新一轮宏观调控随即启动。

上周,央行和国家统计局集中出台的一系列经济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5.84万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显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消费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稳中有升,市场信心增强,总体形势企稳向好,前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明显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尽管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但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所导致的外部需求仍在持续萎缩,5月份我国出口下降26.4%,是过去7个月出口连续下降中降幅最大的月份。前5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40.5亿美元,同比下降20.4%,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也已连续8个月下降。加之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压力较大等因素,都可能对未来的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影响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

 “尽管后期经济走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值得肯定的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身就是政策力度最大的搭配,将对经济产生整体的扩张效应。因此,当务之急是迎难而上,继续发挥政策合力。”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互为条件、相互补充的,财政政策较之金融政策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控制性,金融政策则相对灵活和富有时效;金融政策总量调节较有力,而财政政策可以在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在优势。

他同时表示,应注重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提高政策的合力。一方面,在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应着力货币信贷的总量调控和政策引导,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扩张总量与调整结构的结合。

就如何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何德旭认为,应进一步放大财政“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带动更多社会投资,这对遏制和扭转经济增速快速下滑必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善金融调控,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此外,还要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资金渠道畅通;并注重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然,还必须注意加强产业、贸易、土地、投资、就业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合力。”何德旭说。(宋焱)

 

来源:金融时报20090619 06:27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