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留住石库门里的欢声笑语--沪上专家谈石库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日期:2009/05/18|点击:34

 

“两个中心”建设方案的获批,刺激着上海“大干快上”发展服务业的愿望。但是,世界银行日前发出警告:政府不必要过早地采取措施,不适当地去工业化。

512,世界银行“创新上海”课题组发布了其历时一年的研究成果《上海的产业战略:加强技术能力与创新》。该报告提出,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制造业对上海的促进作用可能要小一些,但仍然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动力;加强技术和创新能力会给上海带来最高的回报。

这一课题由上海市财政局发起,并与世界银行、上海市社科院三方合作完成。成果发布会当天,吸引了上海市委研究室、市府研究室、发改委、经济信息委、财政局、科委、科协、人大研究室、政协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多部门人员与会。

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表示,将就报告涉及的制造业选择、空间布局、科技创新等话题撰写专报,呈送上海市有关部门,以供决策参考。

全球警惕“去工业化”

据介绍,世行这一报告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业、尤其是生产复杂资本品的制造业。报告认为,政府不必要过早地采取措施,不适当地“去工业化”。

这个提醒对于眼下的上海可说是切中肯綮。

 “两个中心”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体现了上海、乃至中央通过服务业拉动经济的期望。

但是,“创新上海”课题主持人、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研究部经济顾问优素福(Shahid Yusuf)指出,制造业活动生产力水平提高一直最为迅速,服务业望尘莫及;如果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其生产力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就会减少。这种经济活动构成的变化——学界称之为鲍莫尔病——意味着经济发展趋于放缓。在城市,甚至是在较大的经济体,单一产业经济都面临着长期发展受阻的风险。

这也是全球主要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去工业化”实践,留下的教训和启示。

优素福解释说,一旦城市剥离了工业,劳动力和企业家都会离开,工业结构将出现巨大的空洞。

何为“不适当地”去工业化?优素福的助手、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专家张春霖表示,这是指不遵循市场规律,对制造业采取刻意歧视的态度。

世界银行的研究者注意到,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到地方都规定了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及其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实际上,像金融、法律、会计这样的服务业确实创造出高薪的就业岗位,但仅仅针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恰恰会产生对就业人数的反向作用。

张春霖认为,服务业所占比例的确定,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成本的比例关系。“政府不可能对此作出计算,而应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他说。

世界银行在课题报告中建议,上海将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保持在25%30%。但与会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比例有待商榷。“25%30%的制造业对上海而言够么?”上海交通大学前校长谢绳武反问。

弥补创新评估体系

上海与世界银行的此次合作,曾考虑过包括养老制度改革在内的多个选题,最终还是选定了“创新”这一主题。

专业研究表明,较之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研发投入更能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是说,通过创新实现发展,是上海的最佳选择。

世界银行的课题报告指出,上海已经具备了创新的良好产业和教育基础,上海的研发费用占其GDP2.6%,这一数字虽然低于北京(6%),但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一些欧洲国家。

更重要的是,上海研发费用的2/3是由企业投入的。优素福指出,创新有两条途径,一为政府推动,二是企业拉动。而政府很难运用公立研究机构和“推动”机制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体系;要实现能承受住市场检验的创新,公司的需求必不可少。

课题报告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的动力,必须补上评估体系的缺失。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提供了一套全面的激励政策,鼓励上海发展6大支柱产业(信息、金融、贸易、汽车、成套设备和房地产)。但是,如果不评估这些政策工具过往的有效性,更多财政激励可能无法实现公共资金的最佳利用。

上海市财政局的与会人士向记者坦言,目前上海在公共财政投入效果的评估上缺乏研究,“这和现实的体制有关,评估牵涉到发改委、科委、经信委等多个部门,财政局一家很难做。” (李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9-5-15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