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干什么的

日期:2009/05/13|点击:154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是审议沿海国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而沿海国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所提出的建议基础上所划定的大陆架外部界限,才具有确定性和拘束力。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创设了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制度(即大陆架外部界限制度),同时按照《公约》第76条,建立了审议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的机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所谓的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是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超过200海里200海里以外的部分,且其外部界限不应超过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350海里,或不应超过连接2500深度各点的2500等深线100海里。所谓的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制度,是指国家划定200海里大陆架外部界限应遵行的规范与程序方面的内容。换言之,大陆架制度包含了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和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自1997年成立以来,已举行了22届会议,并为推进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的实施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主要为制定和修订《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议事规则》,制定《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内部行为守则》、《审议提交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划界案的工作方式》等文件,从而为国际社会提交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审查沿海国为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界限所提出的各种资料,并按照《公约》第76条和1980829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的最后文件附件二(《关于使用一种特定方法划定大陆边外缘的谅解声明》)提出建议,并经相关沿海国之请求,在编制上述资料时,提供科学和技术咨询意见。

当然,该委员会最重要的工作是审议沿海国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而沿海国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所提出的建议基础上所划定的大陆架外部界限,才具有确定性和拘束力。自20011220俄罗斯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首份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以来,国际社会开始了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相关制度进程,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提交给了大陆架界限委员会。

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和越南6日联合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案”,以及越南7日单独又提交的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针对6日的马越联合提案,已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书面声明,阐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郑重要求委员会不审议上述“划界案”。

随着国际社会提交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日期(2009513)的临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的工作量将更大。可以预见,沿海国将在以下四方面关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审查工作:第一,审议国家主张案的效率问题;第二,国家主张案涉及的秘密保守问题;第三,资助发展中国家提交主张案的有关问题;第四,关注核准国家主张案的建议内容,包括标准问题。

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我国的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范围极其有限。具体来说,在南海可能存在属于我国的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

同时,尽管我国为大陆架外部界限工作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并积极准备提出主张,但我国是否应于2009513之前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仍需在进行综合研究后判定。

从《公约》规定引申出的沿海国的义务来看,似乎应提交为妥。《公约》附件二第4条规定,拟按照《公约》第76条划定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沿海国,应将这种界限的详情连同支持这种界限的科学和技术资料,尽早提交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而且无论如何应于本《公约》对该国生效后十年内提出。但由于提交大陆架外部界限主张案的高度复杂性和高难度性,在《公约》的第11次缔约国会议(2001年)上通过了延长申请期限的决议,即决定:凡是在1999513以前正式批准或加入《公约》的国家,都可以从这一天开始起算法定的十年提交期限。当然,国际社会现有再次延长申请期限的呼声,但在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或《公约》缔约国会议未作出新的决议之前,沿海国原则上应予以遵守,否则将承担不履行《公约》义务的责任。为此,我国必须积极应对。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海商法海洋法中心副主任)

 

来源:东方早报2009-5-1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