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厉无畏:上海世博会首席“军师”

日期:2009/05/04|点击:27

昨天下午,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线了上海本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其中包括,航运中心须完善三大体系、融合二三产业生产力、充分重视外资力量等新观点。

提升航运中心的软实力

厉无畏(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从现代服务业的眼光而非 “制造业”的眼光来看,“制造”出世界第一“大港”并不等于上海就拥有了一个国际航运中心。因为一个航运中心的确立,不是由港口设施、吞吐量、造船或港机制造等硬实力制造的,而是由航运服务、信息、研发、教育等相关现代服务业所匹配的软实力决定的。如果上海港的发展目标最终是向伦敦这一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看齐,还必须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和航运交易结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另外,上海的发展还离不开高新技术这一块。厉无畏在《2009年度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中提出推广高新技术的重要性——2006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21万元,是全国人均GDP1.6万元的13倍;人均工业总产值为62.57万元,是全国的6.23倍;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吨标准煤的36.7%

充分重视外资的作用

左学金(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

西方经济的萧条,给出口导向型的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发展难题。在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西方伙伴中,美国和日本经济的负增长在整个2009年期间也会给我国沿海省份带来压力,并影响到上海经济的增长势头。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推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上海要做的事情很多,充分重视外资的作用就是其中之一。除国有经济外,外资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支柱。从1999年开始,上海外资企业的出口超过了国有企业。 2002年上海外资企业出口比重高达66.9%,超过了2/3。最近两年,上海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外资从工业专向第三产业。

航运中心须完善三大体系

郁鸿胜(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要优化现代集输运体系。长江中下游有700多条支流,充分利用黄金水道,发展内河与海港的“江海联动”,需要完善解决长江航道与东海、黄海的海上港口、航运线的直达。这些重要海港包括了舟山、宁波以及外高桥和洋山港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上海、江苏、浙江共同努力,在国家和省市间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构建综合性、多式联运的集输运体系。集输运体系建设中,有一个重大亮点,就是提出了“铁路上岛”规划研究。 “如此一来,今后浦东的铁路货运将可以直达洋山港,洋山港将提高中转量,真正发挥枢纽港的作用”。郁鸿胜表示,实现“铁路上岛”,铁水联运和水水联运的比例将会得到很大提高,“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是建设高效率集输运体系的客观要求。香港目前铁水联运占比高达80%以上,这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输运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次需要分工、互补明晰的服务业区域。上海四大航运服务业的重要区域布局,对于进一步实施分工明晰、有效联动有着重要意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郁鸿胜表示,其中关于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这对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港中转量有重要作用。但是前提是,需要建立在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防止可能出现的骗取退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因此,这也是要点、难点和重点。

 最后不容忽视金融体系的支撑作用。“金融中心建设将对发展高端型的航运服务,提升整体航运建设水平有重要作用。 ”郁鸿胜认为,在国际航运服务中,允许大型船舶制造企业参与组建金融租赁公司、鼓励金融租赁公司进入银行间拆借资金和发行债券、允许一些金融机构以及航运企业成立专业性航运保险机构,对于注册在上海的保险企业从事国际航运保险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这一系列增强航运金融服务,支持船舶融资等政策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于航运服务业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力。

沪港应形成错位竞争

孙立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此次出台的细则中除两个中心的描述外,也着重指明了上海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对此,孙立坚教授表示,金融中心的建设和推进会带来集聚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会推高上海的商务成本,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全有可能造成其他金融中心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的产业空心化问题。

他建议,上海应该通过大力发展船舶融资、海上保险、国际结算、资金管理、外汇交易和中介服务等,来谋求上海整个产业结构向高附加价值升级和转型的效果,从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提供厚实的物质基础。

对于上海和香港的定位,孙立坚认为上海和香港应形成错位竞争,简单来说,就是上海做金融2.5,香港做金融3.0。金融2.5,就是支撑制造业、贸易等实体经济领域的金融服务,是为创造财富服务的;但金融3.0是在财富创造出来之后,为管理财富服务的。

同时他也提出,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最短缺的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需要的软实力。“服务意识、认同感和对于金融风险和创新的正确认识都是这个软实力的题中之义。

发展先进制造业对上海异常重要

张军(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所主任)

上海二三产业融合契机成熟,应致力打造货币中心市场,并建立相应的金融信息平台。

《意见》发布后,公众注意到,在其酝酿过程当中,其中并没有制造业,突出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 “两个中心”的主题。而在最后 《意见》出台的时候,增加了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前缀。张军认为这反映了上海工业本身的比例还较大,尤其是一大批先进制造业如航空母舰、大型造船、汽车工业、大飞机项目等都将在上海持续发展,这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可谓异常重要。 “增加发展先进制造业,上海选择了比较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

 “其实,第二、第三产业的划分是沿用了一个比较老的概念,我个人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放弃这一概念的时候了,”张军进一步表示,这一概念是100多年前的经济学家总结提出的,如今看来已经不太适合描述当代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这一个概念的弊病在于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分野过于简单粗暴,用其来总结、分析眼下经济发展模式时,会发现二三产的分界已经颇为模糊。

如汽车制造业本身是第二产业,但其派生出大量的三产,如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等,其结合异常紧密,不能用简单的二三产类别来粗暴划分。

正因如此,突出发展服务业,应当注重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派生和融合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推进。“此前,在一次研讨会上,我提出了这一观点,从融合整体出发,才能避免在政策指定时的困扰——发展服务业并非要降低工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在GDP中的比例。实际上,美国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同时,先进制造业的竞争力和经济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 (徐洁云 崔烨 王毅鹏 报道)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2009.04.30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