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站在全国的高度看上海“两个中心”建设

日期:2009/05/03|点击:234

2009325,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路线图确定。429,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意见》,国务院新闻办也同天举行发布会,详解上海“两个中心”建设。

  这是自20056月中央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实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第二次专门就上海的改革发展出台政策性文件,也是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提出“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1995年国务院加入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以来,再一次对上海的城市功能作了明确定位。

  无疑,对上海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但是上海更需要认识到这是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站在全国的高度来看待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上海成为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步骤。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经济增长率曾连续10多年保持10%以上的速度,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不得不清醒地看到,我们目前的经济改革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廉价的劳动力使用所取得的,甚至是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代价换来的。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到目前阶段,其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所以今后来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改革开放必须突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从上海的情况看,也是如此。目前上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正在逐渐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加强;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阻碍,金融资源的运作空间越来越小,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经济、金融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上海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口,其航运枢纽中心地位始终止步不前,无法更好地满足长三角地区和全国的国际航运要求。而上海又是全国先行先试的示范区,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发展,就必须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方面有所突破,那就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其重要手段就是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长三角地区和上海一样,也正处于经济发展及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依托上海的两大中心完成结构转型和产业提升。上海建成“两个中心”,首先要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金融中心是全球金融资本和货币资金集散的重要地区,航运中心是全球货物贸易、资源配置的重要地区,对全国经济的辐射作用非常强大。上海作为主要以本国货币金融体系为基础的城市,作为有着长三角广袤腹地支撑的腹地型城市,对全国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会更强。

上海有比较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现代金融体系,有设施先进、交通便捷、服务高效的航运体系和全球化程度较高的经济腹地,这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和条件。因此,上海应该而且完全有条件站在全国的高度,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以及与国内其他中心城市间的协作支持、优势互补,最终形成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作者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新民网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