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两岸投资与合作论坛”在我院成功举行

日期:2009/04/30|点击:25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致辞

《社会观察》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胡键介绍与会嘉宾

2009427,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民革上海市委联合主办的“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两岸金融合作与投资论坛”在本院小礼堂成功举行,论坛由《社会观察》杂志、台湾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承办。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捷、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洪民荣、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副院长黄仁伟、民革上海市委常务副主委王卓贤、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董波、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理事长张松允,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金融界、产业界人士、长三角地区县市长、专家学者等,共计150余人。副院长熊月之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在开幕式上,高小玫、王荣华、张松允分别致辞。

高小玫指出,自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加深、蔓延,两岸三地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虽然2009年的经济发展形势也不容乐观,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意与台湾进行经济合作,不断挖掘潜力,探索扩大合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共同对抗金融风暴。大陆和台湾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结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两岸的命运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

王荣华在致辞中表示,如今,上海已经确定要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当前的金融危机无疑会对上海的建设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上海和整个长三角地区又是台商在大陆的主要投资地区,因此,台商和与台商直接相关的两岸产业都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两岸更加需要携手共同应对,为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寻找合适的路径。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对论坛进行总结,他高度评价了本次论坛的意义,他认为,以前关于两岸合作的论坛,绝大多数是官方性质的,但是此次两岸投资与合作论坛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观察》杂志和台湾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具体筹划的,说明了现在的讨论越来越走向民间,也说明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企业有了相关需求,要找一条新的出口,而不是等指示、等政策。黄仁伟副院长还谈到,如何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无疑两岸需要携手合作,寻找新的经济增量。两岸经贸合作需要寻找新市场、新产业和打造新企业。

论坛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两岸金融合作”和“搭建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新平台”两个议题展开。在讨论中,大家认为,金融合作是多层面的,比如在投资层面,今后如何提供一种正式的、双向的、开放的渠道,让大陆的投资市场向港台同胞开放,让机构投资者和一般居民能够进入大陆A股市场,同时让港台投资市场为大陆的一般投资者提供一个投资渠道。

在讨论中,与会专家强调了两岸签署MOU的重要性,指出“陈江会”签署的是架构性协议,必须要再签MOU才能将合作落到实处,包括可以签订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开放台湾银行业大陆办事处升格为分行、解除台湾保险业者赴陆之门坎等措施。

论坛也就台资、台商等情况进行研讨,认为台资需要一个稳定的、深厚的加工制造基础,台资应该考虑更深地融入大陆经济发展体系之中,从而稳定地享受大陆持续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遇;大陆与台湾在产业方面的投资与合作,不仅仅是产业方面的合作,但也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而更进一步的是双方在产品方面、产品研发、在共创品牌方面的合作。

另外,在论坛召开前的326,《社会观察》杂志社组织来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一行约40名台湾企业家考察了浙江省余姚市,并同余姚市人民政府举办来本次论坛的分会场,余姚市副市长陈长锋到会致辞。在分会场上,两岸企业家就加强合作进行来广泛交流,并期待实质性的合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洪民荣宴请了出席本次论坛的全体嘉宾。本次活动和两个论坛由《社会观察》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胡键和运营总经理梁顺龙具体负责。本次论坛得到了院台办王海良主任的大力支持。在论坛结束以后,中华金融人员暨投资人协会与《社会观察》杂志达成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双方决定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在台湾举办第二次论坛。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