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在西方发达国家,股市指数是先行指标之一。它一般领先于整体经济3至6个月,股市好转是比较明确的经济复苏信号之一。因此,美国的经济景气监测机构,如美国会议委员会(Conference Board)一般都将美国股市指数作为先行指标之一。
在我国,由于股市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因此,过去股市指数的信号功能并不明显。比如,1999年、2000年时,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调整期中,股票市场却爆发了一轮很大的行情。上证指数从
那么,这次股市好转,是否预示着我国经济已开始复苏呢?这首先需要分析开始于
股市好转对经济的信号功能不明显,并不等于完全没有,也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没有复苏的迹象。实际上,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确实已经出现了好转迹象。例如,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2008年11月到2009年3月,该指数分别为38.8、41.2、45.3、49.0、52.4。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2009年以来已经达到18%以上。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也表明,从去年12月以来,先行指数已连续3个月回升。2008年12月到2009年2月,该指数分别增加了0.55、0.63、0.03。此外,美国股市也出现了见底的迹象,美国经济也出现了微弱的好转迹象。这些都表明,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如果据此就认为,经济马上就会进入新一轮景气上升期,还为时过早。这是因为,说当前经济出现好转,是和最坏时的情况相比而言的。目前,还看不到经济快速回复到正常景气状态的可能。未来,我国经济依然面临两个棘手问题:一是,外需的问题。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动力基本用完,此次外需又受到了很大冲击,对此需要时间予以修复。此外,产能过剩需要时间消化,失业人员重新就业也需要时间。二是,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此轮房地产市场的调整,目前还没有结束。
综合来看,正如2008年11月预期的那样,2009年第一季度可能是我国经济最坏的时候,我国经济“U”字形的左半边部分可能已基本结束。接下来,我国经济会逐步地进入“U”字形的中间部分,步入休养生息的恢复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排除经济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但情况肯定不会比今年一季度差多少。这一阶段结束后,我国经济将会走出“U”字形的右半边部分,迎来新一轮的景气上升期。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经济景气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刘熀松)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