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主编:张忠民 陆兴龙 李一翔
出版日期:2008年
内容简介:
2007年7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上海市经济史学学会在上海联合举办了“近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企业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本书即是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会议论文的结集。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近代中国外资企业在华创业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北洋政府时期公司注册制度研究,近代中外合资银行的经营特色刍议,试论抗战时期刘鸿生火柴企业的技术内化及其发展,社会环境与洋务企业的地区差异,中国博览会事业的衰变与趋新等。
目录:
前言
关于近代中国外资企业在华创业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企业管理公司的新思考
北洋政府时期公司注册制度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工业奖励政策之检讨——以特种工业奖励法为例(1929~1934)
略论南京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及其分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与国有资本规模估计的问题与方法——以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的规模估计为例
1945~1949年南京政府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绩效评析
1930年代中国银行与冀豫晋三省纺织工业的重组
公司借款:20世纪初期上海公司的筹资问题
试论列强主导格局下的中国民族企业行为——以近代棉纺织工业企业为例
中国近代民营企业家族化的实证分析——以机器纺织企业为中心
制度变迁与企业发展:近代报关行初探
近代中外合资银行的经营特色刍议
企业与家庭关系——上海刘氏家族
网络、层级与市场——久大精盐有限公司(1914~1919)
从模仿到创新——范旭东企业集团技术发展模式分析
申新纺织公司扩张时期经营状况分析
董浩云与近代天津航业公司
从招商局的发展历程看近代中国的政企关系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舞弊案的应对
中国旅行社与“服务社会”理念(1923~1949)
“商战”与“商情”:论近代驻华英美烟公司的商业情报活动
试论抗战时期刘鸿生火柴企业的技术内化及其发展
近代工商社团行业管理功能的SW()T分析
流通市场分级与关系网络的构建——近代上海绸缎业商人行业组织研究(1900~1930)
近代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经济协调作用——以近代上海经济群体为中心
试论中华民国时期的工业团体问题
社会环境与洋务企业的地区差异
近代中国买办制度再议——以买办契约为分析中心(1860~1940)
中国博览会事业的衰变与趋新
书摘插图
关于近代中国外资企业在华创业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上海社会科学院 张仲礼
解放初,中国政府曾对中国外资企业状况进行过调查。调查报告指出,英商企业在全部外资企业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如房地产占全部外商房地产的65%,职工人数占全部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1960年开始就进行了近代中国外资大企业的调查研究工作。由于了解到英美烟公司在上海的档案资料比较完整丰富,我们从英美烟公司着手进行调研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直到1980年代,我们才对沙逊集团和太古集团也进行了调研工作。我们不仅花大力气进行了档案史料的整理收集工作,还收集了大量老职工的口述史资料,经历了大量统计表格的制订和大量的翻译工作,因为很多原始资料为英文。我作为这些调研项目的主持人,非常高兴地看到了成果的先后出版。我们编辑的四卷本《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由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我们撰写的《沙逊集团在旧中国》一书,由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我们撰写的《太古集团在旧中国》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由于在上海没有找到怡和集团档案,我们翻译了勒费窝的《怡和洋行——1842~1895年在华活动概况》一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