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学术专著

王荣华主编《上海杨浦区产业发展与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日期:2009/04/13|点击:631

主编: 王荣华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内容提要

杨浦发展模式具有“三区联动”国际经验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不同于国际一般经验的特殊性。《上海杨浦区产业发展与民生问题调研报告》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情市情调研系列”之一,对上海杨浦区产业发展与民生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杨浦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研;杨浦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升级调研;杨浦区产业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调研;“杨浦知识创新区”与创意产业及其园区发展调研;中心城区老工业基地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调研;杨浦区大学科技园区发展调研;杨浦区创业孵化基地发展调研;杨浦区“以人为本”的民生发展调研等十六个专题。

目录

总序/王荣华/1

序/王荣华/1

总论:“三区联动”发展与杨浦经验/1

杨浦区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研/41

杨浦区战略性产业结构升级调研/67

杨浦区产业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调研/93

“杨浦知识创新区”与创意产业及其园区发展调研/107

中心城区老工业基地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调研/119

杨浦区大学科技园区发展调研/144

杨浦区创业孵化基地发展调研/156

杨浦区“以人为本”的民生发展调研/177

杨浦区旧区改造与发展调研/198

十一 杨浦区就业状况及促进就业调研/217

十二 杨浦区发展与贫困问题调研/237

十三 杨浦区建设和谐社区与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调研/260

十四 杨浦区社区建设调研/281

十五 杨浦区平安建设调研/299

十六 杨浦区学习型城区建设与创新发展调研/314

十七 杨浦区“两型城区”建设调研/329

……

书摘:

()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推进园区功能建设

建议整合相关机构,实施资源聚焦,将创新基地和区域内所有科技园都纳入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协调、服务和管理范围,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商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从而实现科技园区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区相关职能部门联手,探索建立科技园评价体系,将各科技园的产业定位、园区特色、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上缴地税等内容纳入到体系中,并作为财政奖励的依据之一。加强与区发改委、经委、外经委、工商、财政、税务、招商中心等部门合作,不断改善科技园的商业配套环境。强化科技园区办机构设置。鉴于科技园区在杨浦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科技园区,可考虑借鉴国内外著名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建立更加权威、高效、创新的科技园区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建议明确科技园区办作为政府常设行政管理机构的地位,并赋予其规划、审批、检查等相应的管理职权和手段,从编制、人员配备等方面予以保障。科技园区办作为科技园区的对口管理部门,要逐步建立对各科技园的激励机制,定期进行科技园区经济运行分析,指导各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建议由科技园区办牵头,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在创智天地建立杨浦创新服务中心。中心将整合有关公共服务平台,实行“一口受理、一门服务、企业共享”的运作机制,为区域内所有的企业包括有影响的外资企业服务。同时,参照中关村和张江的做法,建立杨浦创新指数,定期发布,以指导和推进科技园区和科技产业化发展。

()打造示范园区,推广发展经验

目前区内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杨科投公司、复旦科技园为引领的“雁形发展模式”。复旦科技园、同济科技园等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战略清晰、服务理念先进、运作平台完善的园区。把这类具有发展优势、基础好的园区打造成为示范园区,推广发展经验,使全区的大学科技园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支持示范园区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构建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模式,创建杨浦大学科技园的品牌。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