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古美良性互动“破冰”尚待时日

日期:2009/04/09|点击:3

  昨天,《2009年度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出炉,该书主编、上海社科院博士王泠一就上海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他指出,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用过分拘泥于宏观经济数据滑坡,要重视绿色产业对上海GDP的贡献。

  不拘泥于数据滑坡

  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出现了下降,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也仍然严峻,但在表面的经济数据之下,王泠一注意到财政收入状况已经出现好转迹象,部分中小企业也开始重新招工用电量随之增加。“关键要看二季度的表现,如果出现好转,很可能下半年经济就将复苏。”王泠一判断。

  刚从浙江考察回来的王泠一坦言,劳资矛盾的确还是存在,部分员工担心自己未来的经济保障,而政府对地方债的热情却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融资问题上,中小企业呼吁打破国有大行为主导的放贷渠道,希望更多的股份制银行、城商行都能在贷款上予以放行:“因为现在不少小企业已经能接到订单了,但国有大行往往更青睐大型基建项目,在对小企业的放贷上有点过于谨慎。”

  “而在外资投资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情况已经有所回暖,内需市场一季度也出现两位数增长,可以说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特别是新医改3年投入8500亿三分之二将用于患者的政府承诺大大减轻了市民的后顾之忧,释放了很多的消费潜力。”

  王泠一点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的“救市”策略其实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比如我们重视环保、新能源开发、教育资源、医疗保障,这与奥巴马的政府措施——加大对新能源的投入、加大科教领域投入不谋而合,而金砖四国中其它三国也在控制污染、照顾穷人利益、打击非法致富上下功夫。”长期从事一线社会研究的王泠一毫不讳言地指出,上海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某一时段的确可能出现面上的经济数据滑坡,但只要内在结构调好了,就能迎来全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数字。

  而根据目前的国际环境看,王泠一判断第二波金融危机已经得到遏制,由金融巨头垮台而引发的一波又一波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危机也有望走到尽头。

  重视节能的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2009年全市节能减排目标已经明确: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6%,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力争分别削减10%5%;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确保下降5%,力争下降6%;在建筑施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等均有了明细的节能减排目标。

  王泠一指出,注重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是很大的。上海为了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推出了8项措施来落实“两个确保”,这对上海环境产业和城市环境治理来说,都是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曾经“以工业建设为中心”,而从工业基地到经济中心城市,是上海以往的光荣之路。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厉无畏在《2009年度上海资源环境蓝皮书》中提出推广高新技术的重要性:2006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21万元,是全国人均GDP1.6万元的13倍;人均工业总产值为62.57万元,是全国的6.23倍;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2吨标准煤的36.7%

“今后的上海要进一步迈向世界级城市,就必须在经济总量继续规模扩张的同时,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生态型城市。”王泠一表示。

 

来源: 解放网-新闻晚报2009-04-10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