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中国海外股票投资损失估计超800亿美元

日期:2009/03/17|点击:21

新浪财经讯 316日上午消息,为预热伦敦峰会,东道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16日邀请上海市政府、学界、金融领域专家征求对伦敦峰会的期盼与建议。与会专家表示,伦敦峰会让人期望,但结果可能令人失望,各国在很大问题面前仍然存在巨大分歧,能够改善协调机制是最大的愿望。

伦敦峰会东道主寄望中国经济成功

随着42G20伦敦峰会的召开日益临近,东道主英国全球预热伦敦峰会的活动也在全球展开。在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中欧陆家嘴(20.18,0.59,3.01%)国际金融研究院主办的通往伦敦峰会之路圆桌会议上,英国大使馆经济和贸易政策参赞邓肯介绍说,伦敦峰会要解决的五项重要任务是:使世界金融市场重新恢复信心、避免保护主义、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应对经济危机、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制、加强和改革金融市场的监管。

英国大使馆经济和贸易政策参赞邓肯对新浪财经表示,中国首先要保证自己经济的成功,这也是中国对于伦敦峰会最大的贡献。英国欢迎中国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并期待中方进一步出台刺激经济的方案。另外,他还希望中国能够实现比较平衡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去。

徐明棋:伦敦峰会可能令人失望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伦敦峰会让我们期望,但结果可能令人失望。他认为,伦敦峰会的有些主要任务如重建金融市场信心是重复华盛顿会议,而最重要的对于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机制这一点,却被发达国家引向了歧途。

在此前伦敦峰会的预热会——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进行了重新划分,关于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的讨论已经变成了对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机制的讨论,他认为这忽略了金融危机的根本问题。

吴晓灵:全球经济走出低迷尚需时日

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也同意伦敦峰会存在着一无所获的可能性,她认为各国存在巨大的分歧,不要指望有重要的结果。

吴晓灵认为,目前没有新的技术突破,而全球化和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完善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全球经济走出低迷状态,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她建议美国目前所要做的最迫切的是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扩大CDS的清算范围,只有这样各个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才能调整到位,才能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贷往来。

龚方雄:美国应明白全球化全球都受益

摩根大通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则表示,对于伦敦峰会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各国能够改善协调机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各个市场之间要进行协调和合作,既保持市场活力又保持监管。

不过,龚方雄并不认为G20领导会发出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呼声。贸易保护主义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会继续存在下去。他认为,金融危机背后的原因和全球的失衡密切相关,而美国认为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在全球化中受益,领导者们应该发出呼声,不仅是中国受益,全球都受益了。

王国兴:警惕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

浦东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王国兴则指出,在五项任务中,前两项任务将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即防止世界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和避免贸易保护主义。伦敦峰会能不能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有所作为,是其与华盛顿峰会的主要区别

他认为,贸易保护主义还没有成为主流,但要警惕符合WTO规则的贸易保护主义。另外,保护主义还有从贸易向投资、金融领域扩散的倾向。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指出,贸易保护主义很可能是政治牌,从而获得很大的群众的基础。他建议亚洲要做好准备,一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话,要知道怎么应对。

 

来源:新浪财经2009316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