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科研  媒体聚焦

上海房价估计三季度会平稳

日期:2009/03/17|点击:25

昨日在沪举行的通往伦敦峰会之路研讨会上,许多经济专家一起对伦敦峰会及部分相关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其中全球化与最近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热点话题。

许多人开始把全球化看作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于是引入贸易保护主义。在研讨会上,专家们表示,目前贸易保护主义还不是主流,但对其存在要开始警惕并做好最坏打算。

全球化是凶手?

会上,专家们再次思考了本轮危机的原因。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用4个坐标分析了危机的产生,坐标代表的4个变量分别是制度、市场、基本面及政策面。金本位崩溃是造成危机的一个原因。他认为市场本身是没有罪过的,因为市场所创造的全部金融工具都是对货币体系变化的一个自然改变。华民指出,2000年以后,基本面开始变化,实体经济没有投资机会,而金融市场还在创新,杠杆率还在放大,所以泡沫开始形成。泡沫一旦形成,第四个变量即政策就开始出错,然后泡沫破灭,危机爆发。这些政策包括干预不当的货币政策,及放松监管的市场政策等。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的观点与华民类似。他提出危机的宏观原因,即全球化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他解释,经济全球化以后,大量国际投资使发达国家有大量收入,而新兴市场经济体则高度竞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收益获得外资,于是就导致投资在各国之间分配不平衡,引进外资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购买力相对不足。这是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原因。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把原因归类为失德、失灵、失衡与失利。他说,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讲全球经济平衡,全球化的红利不在了。他认为应该要思考这种过快的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是人类发展的唯一模式。

经济学人中国企业组织总监(中国)柏玛丽说,对危机背后原因的许多探讨都说明一点,就是货币政策在全球层面是存在问题的,目前应该集中力量完善全球货币体制。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强调,今天这场危机的原因并不能归结于全球化,全球化应该更好地发挥作用,他期待伦敦峰会能取得一些成果。方星海对这场危机将持续多长时间的看法比其他嘉宾都要乐观,他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过去一二十年中的灵活性有所提升。全球化是双刃剑,当主要国家陷落时,其他国家跟着陷落,因为世界已经一体化,但反过来,一些主要国家恢复时,世界其他国家也会被它带动恢复,带动速度会很快。如果中美两国经济明年都恢复,其他国家的恢复速度就会更快一些,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其他国家的恢复会进一步带动中美经济的恢复。

对于全球化出现问题时怎么避免混乱的问题,张幼文说,在全球化中,中国扮演的角色是吸收外资,为全世界提供产品,这必然表现为双顺差,同时也是全球化的需要。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会随着它发展的阶段不同而不同,在危机过去后的几年,中国将通过扩大内需的方式扩大实体经济,继续为世界作出贡献。

警惕贸易保护主义

几位专家对即将到来的伦敦峰会作了展望,大家都很有期待,其中避免保护主义被作为一个重点提及。

浦东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国兴说,自华盛顿峰会以来,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不仅没有遏制,现在正在各地蔓延,包括用本国货救本国人,不少集团成员国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也挑战了峰会的作用。所以,伦敦峰会能不能在反对保护主义上有所作为,是它区别于华盛顿峰会另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龚方雄则谈到,他认为20国峰会不会发出保护主义的宣言。全球化浪潮中,所有人都会受益,不仅仅是中国等新兴国家,对美国也有很大的益处。他也表示,保护主义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它会继续存在下去,这对我们将是一个潜在的危险。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表示,贸易保护主义现在有抬头的迹象,但是很难说保护主义会成为主流。不过在实际中,政策或多或少都受到利益集团的干预,因此有些政策带有保护主义的色彩,在危机时也不足为奇,这些做法有时候是隐蔽的,钻了世贸组织规则的空子,所以很难完全把它杜绝掉。我们始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终需要注意防止大规模的保护主义措施的出现。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贸易保护主义有时候可能是整个市场出现的一种倾向,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思考一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亚洲该如何发展。

现在的贸易保护主义者都变得十分精明。王国兴说,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世贸组织的规则竟然给了贸易保护主义这么大的保护空间。他指出,美国这次经济救援计划里面的压力测试,实际上就是迫使这些金融机构把钱从国外抽回来支撑自己,这是一种新形式的保护主义,这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也没有什么规则来约束,所以要对它保持警惕。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09317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