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婴幼儿食品用品安全论坛”于
论坛现场气氛热烈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社会观察》杂志和人口所承办的“首届婴幼儿食品用品安全论坛”于
与会者对近年来婴幼儿食品用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特点、根源、应对措施等作了分析。童世骏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婴幼儿食品用品安全问题频发,引起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忧虑,上海社科院作为综合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对这样的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希望能通过举办论坛,架构起政府职能机构、专家、企业界和消费者之间沟通、对话的桥梁,推进问题的解决。左学金指出,婴幼儿食品安全事件具有媒体率先揭露、公众关注后政府介入、生产企业没有主动承担责任、最终伤害的是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者等特点。从这些特点可以反映出政府信息来源渠道的狭窄、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等问题。对此,左学金认为,要明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是政府监管制度最重要的目标,其他具体的程序性问题都要服从这一目标,要防止监督权力异化为寻租的权力。此外,扩大政府信息来源、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进行教育和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孙常敏从政府、企业、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食品用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性缺失。他特别指出,安全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其实孕育着更多的安全风险,消费者自身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在优生优育中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
张磊认为食品安全有其社会属性的一面,但本质上是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问题。他从专业的角度对食品安全的含义、有毒食品的分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现状、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误区等方面作了介绍。
简光洲认为,政府食品监管体制的缺位、企业原始积累的利益冲动、媒体对资本很大程度上的依赖,都使得婴幼儿食品用品安全的未来不容乐观,处理不好,很有可能出现“四鹿五鹿”事件。
此次论坛还邀请了100位消费者代表出席,与领导、专家和企业家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消费者提问踊跃。最后,《社会观察》杂志副主编胡键研究员进行了总结致辞,并特别介绍为配合此次论坛的召开,会议主办方已先期完成了 “关注婴幼儿健康成长公益宣传活动——华东行巡展”暨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南京、合肥、杭州三城),以及10000位婴幼儿食品用品消费者的在线评选。根据上述调查、投票结果,主办方将于近期发布“消费者心目中放心购买的婴幼儿食品用品品牌”和中国婴幼儿食品用品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