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逸思视觉  逸思新闻

张泓铭:公开房价成本没依据也没先例

日期:2009/03/10|点击:12

自中央政府推出4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这一星星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各地方政府在2009年相继抛出投资大单。在东部沿海省市中,广东拔得头筹,计划投资23万亿元,上海5000亿元,浙江3500亿元,江苏的计划是到2009年底前完成3000亿元,2010年再投6500亿元。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引发人们对于重复建设的担忧,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文对此表示,并不需要过于担忧,因为每个省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前期都是有规划的,他们可能把十二五规划中的项目提前落实了,像上海市就是如此。这样避免了原先必须经过的复杂的审批过程,其实现在需要担心的是基础设施建设跟整体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如何让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将来发挥高效率。

政府纷纷显财技

如何让巨额配套资金尽快落实到位?这对于财政普遍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无疑是一场大考

在各省纷纷推出千亿项目的背后,地方财政的压力似乎成为一个显性的话题。各地动辄上千亿项目,哪些钱由省份自己解决,哪些钱开口向中央要,目前还没有明确。

上海市政府采取由市、区(县)两级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专项补助的策略。凡获得市补助资金补助的项目,由项目所属的控股集团公司或所在区(县)政府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在江苏省出台的十条措施中,第一条就是增加省级财政投入,加大财政引导支持力度。这似乎成为江苏要在一年内掏出3000亿元作为投资拉动的基础。

而这些新增的地方投资,则将会在明年纳入财政预算。这一大额开支,对于在今年宏观调控情势下土地财政收入锐减的地方政府来说,是另一个财政收支平衡的难题。

不过,专家表示,在资金筹集方面,东部各省市目前无论从经济存量还是经济增量来说在国内还是处于前列的。但这些沿海省份也很清楚,中央可能从平衡区域发展的角度,并不会对其做太多的投入。

如何启动巨额民间资本

为此,在发挥政府投资主导项目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带动社会投资,形成政府与民间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在民间资本富裕的东部地区显得尤为关键。

在江苏省的3000亿元规模中,2200亿元的金额将是政府主导性项目,按照计划,到2009年底江苏省就可完成上述投资,并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到2010年底还将进一步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

上海市1600亿元的政府性资金预计拉动全社会投资超过11万亿元。

浙江省则预计,通过今明两年全省政府投资主导性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50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东部沿海省市是民间资本大户,近年来在全国范围的投资引人注目,无论是投资房地产,还是购买能源、进军股票市场,各地民间资本都很活跃。在此轮投资新浪潮中,激发东部地区丰富的民间资本,将会成为四两拨千斤的范本。

在有着6000亿元民间资本的浙江省温州市,不少企业家奔走相告,对中央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充满了期待。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明确表示:国家这次加大投资力度,也为民间投资带来新的方向。

但专家指出,尽管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给这个地区的民间投资带来了巨大商机,但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如何让目前面临各种压力的民间资本积极投资是个棘手的问题。现在,国内每家私企甚至每个家庭都奉行现金为王的策略,很多企业现在不敢投资了,并且经济的底部到底在何处还是个未知数,更加剧了民营企业家的观望。

温州天正集团总裁高天乐呼吁,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中,应让民企和国企具有同等竞争条件,趁此机会帮助民企挺过危机。

对此,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民间投资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已经占70%以上。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国家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不容易达到。要调整结构,重点就要放在引导民间投资上,使民间资金能够更多地投入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中。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9311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