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3月6日北京讯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张泓铭今日做客中国经济网,他认为国务院和中央政府加大了对住房保障重视程度,以廉租房实物补助代替租金补助是住房保障的发展趋势。
政府加大对住房保障重视程度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今年拟安排430亿元,用于补助低保住房困难家庭的实物廉租房建设。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把部分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补充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这表示国务院和中央政府对住房保障重视程度加大了。”张泓铭说。这体现在所有的目标具体量化了,数量的标准比去年提高了,而且实施的方式更加周到了,例如三年以内要解决990万户,明年安排430亿的财力支持廉租房的建设。
他说,单纯讲这990万和430亿还是没有概念,但如果和2008年比较一下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2008年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投入了182亿,解决了是190万户居民住房困难。而现在要求是三年解决990万户,也就是每年解决300多万户,而在资金安排上仅今年就是430亿。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见政府解决保障住房的力度是大大加强了。
廉租房解决住房难是趋势
张泓铭在去年和前年的两会提案中都力主廉租房不能只是发租金的补贴,而是把廉租房提供给老百姓,也就是提供实物廉租房。“我很高兴的看到,去年中央政府就解决26万户实物廉租房”。他认为中央政府的管理部门在廉租房的管理上也在不断的前进和完善当中。以后的趋势应该都是廉租房是以实物为主,发房子给人们住,然后收取很低廉的租金。
在温总理报告中提到用闲置公积金用于经适房建设,实际上就是借贷的意思。张泓铭认为这样做是相当合理的,因为公积金是属于个人所有的,库存不应该浪费而要用于经适房的建设,而经适房是可以销售的。
来源:中国经济网2009年3月6日